上海探索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探索兴趣

16.11.2015  07:50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大自然,在花鸟鱼虫间学知识。

  “当时,我的脑海中闪出一个想法,今天雨那么大,学生可能不会来了吧?就算来,估计也会迟到……”,翻阅着自己写的班主任日记,杨浦区少科站陆忠良依然动容。那是不久前的一个双休日上午,作为青少年走进大学实验室项目负责老师,陆忠良骑电动车一路顶着暴雨赶到同济大学。校园里的积水已经漫到了膝盖,可实验室门口,学生们湿淋淋地站着,等待开门。

  “我心里高兴极了,学生们能克服恶劣天气的影响,他们也一定能够克服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对项目进行探究。因为这样的学习充满动力。”陆老师说。

  上海正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润物无声,在多元渠道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和探索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埋下一颗颗生命力蓬勃的科学种子,上海教育界正在探索。 

   创新教育需要“椰壳效应

  科技创新教育在中小学课堂内外实践已久,兴趣班、拓展课堂,不一而足。然而在推进过程中,不少学校却遇到了瓶颈。

  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虎林路小学地处居民小区内,附近又有蕴藻浜城市垃圾处理站,该校一直把垃圾分类教育活动作为学校传统科技活动项目。然而开展年久了,学生、家长甚至学校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低。

  为改变这一状况,学校科技辅导员设计了“家庭‘屎壳郎’行动”,号召学生争做“自然界清道夫”屎壳郎,并结合学生学段设计了“屎壳郎‘识’垃圾”、“屎壳郎‘辨’垃圾”和“屎壳郎‘秀’垃圾”三个系列九大专题活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屎壳郎”当得不亦乐乎。

  教育理论中,有个“椰壳效应”:一个孩子总不乐意吃饭,苦恼的父母用了多种方法总不见效。一天,父亲带回一只椰壳,把它锯开来盛饭,没想到孩子抢过椰碗吃得有滋有味。用椰壳盛饭给孩子吃,仅仅是形式变了,但孩子吃起来味道与感觉就是不一样!科技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秦莉萍老师说,“我们在树立‘培养未来创新人才’这一科技教育理念的同时,还需先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组织开展科技活动时应根据青少年的年龄与心理,注入新元素,满足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投入活动的激情。

  在上海,这一理念已得到越来越多认同。不少学校正在酝酿建立“未来课堂”。这种融数学、艺术、自然、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带领学生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获得更为轻松、愉悦、高互动的学习环境。

   走进高校走近专家团队

  上周一,世界小学的赵嫚嫚跟着妈妈来到新江湾生态走廊,与150多名喜欢生物的中小学生一起观察物种多样性。这是生物环保社团生态考察任务挑战赛的重要活动,考察队里除了家长,还有来自上海科学研究院、植物学会、昆虫学会、野鸟学会的专家团。

  赵嫚嫚选择了昆虫组,搜寻捕捉不同虫子,再由专家老师帮着一起辨识、记录,找到种类最多的人获胜。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活动结束后所有小虫子都放回大自然。

  对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曾说,“对高中生来说,我认为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兴趣和指向。如果中国的孩子都有对社会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我们的创新日子就来了。

  科技教育除了课内外平台创新,还及时引入“外援”,让学生不再拘泥课堂课本,视野更高远,胸襟更开阔。

  不久前,上海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及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主办“2015上海市中学生高校体验营”,高中生们“”进了大学。在机器人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的自主机器人实验室,松江二中的小沈在聆听讲解时格外认真。原来,他自小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并组装了一些简单的机器人产品,“我认为我在机器人方面的学习空间还很大。

  杨浦区的“中学生和科学家做‘同事’”活动,今年是第五届,学有余力、热衷科学的孩子们经过选拔,走进了国家最顶尖的实验室,在优秀科学家身边学习。中国科学院的褚君浩院士团队、上海理工大学的庄松林院士团队、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化教研室、复旦大学的陶瑞宝院士团队、同济大学的汪品先院士团队……专家阵容堪称“国家队”,甚至“世界级”。

  曾就读于上海财大附中的杨阳,幸运地获得了两个新课堂——上海理工大学环境科学实践工作站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上理工,她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超声波破碎小球藻细胞制备生物油脂的课题研究,从最开始的有一点兴趣,至最终撰写出科研报告。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活动点,她与另一名同学合作研究了《塑料垃圾表面的可降解塑料细菌的筛选和鉴定》课题。“探究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未必对高考提分有帮助,但收获了思考问题的方法、设计实验的技能,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杨阳说。

   三年级困境”亟待破题

  宝山区实验学校初二学生郭希与有自己的家庭创新工作室。5岁时,他看着日光灯冒出个大问号:为啥它总是先闪再亮?在宝钢当工程师的爷爷带着他拆灯管一探究竟,也开启了少年人的科学之路。

  宝山少科站站长吴强记得,有一次郭希与来站里学习,看着报废的旧空调跃跃欲试。于是,吴老师请来维修师傅,现场指导他拆空调,了解电路。如今,郭希与的拆拆装装玩出了新花样,微波炉变压器变电焊机,半导体新型冰箱,一个个创新小火花闪亮。

  上海不乏郭希与这样的“科技小达人”,然而,这些孩子不约而同会遇到“三年级困境”——当他们升入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时,往往迫于学业、家庭、老师的压力,放弃科技学习实践,而这一断,便再也没有续上。

  在科技教育专家眼中,“三年级困境”同样是他们的遗憾。“科技学习,从来不是玩物丧志,而是乐在其中。”杨浦区少科站站长胡建民坦言,“人才培育不是精准的产品生产,往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要做的,是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选择。这一点,需要家庭、学校,甚至高校选拔体系达成共识。

  专家建言,科技教育能否打通校际、学段区隔,建立一个个以科学兴趣为核心的学习联合体,链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保障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收获“混龄教育”的附加红利。更重要的,是让暂别的学生能“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