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华丽转身 上海打造渡口空间创意办公空间
陆家浜路渡口,一栋上个世纪所建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别墅,记录了黄浦江畔多年的风云变迁。如今,在全新的概念重置下,成为了一栋充满创意、时尚且颇具文化气息的办公空间----渡口空间。
渡口空间位于黄浦江畔,两岸风景一眼尽收。渡口空间之名沿袭了陆家浜路渡口的历史意义。20世纪以前,上海老城厢内外河浜密布,加之陆路交通不发达,这些河道起了重要的交通运输作用。民国时期,随着现代道路的兴建,陆上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使得内河水运逐渐萎缩,河道被填平,并在上面兴建马路,而保留下来的陆家浜路渡口即作为上海市民来往浦江两岸的重要交通口岸,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而渡口空间所在地的外马路却是上海的第一条新式马路,是上海人民用了10年时间于1897年修建而成。
在充分考虑到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的基础上,设计者对空间的认知又多了一份深层的理解。作为办公空间,渡口既可以理解为一个实在的物体,又可以想象为一个虚幻的概念。当你将它想象成作为南来北往的交通疏散地,渡口是摆渡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灵聚集场所,当你置身其中时,你又会感觉到这是一个由此到彼的空间概念。意味着你可以在视觉与心灵的转换中尽情的发挥想象,去细细体味那种文化的深厚蕴含。
这栋矗立在江边的老建筑,早已失去了他本身的功能。在蒋华健建筑师大刀阔斧的重装下焕发新生,改造后的渡口空间作为创意办公空间来使用,自然注重建筑的品质与内涵。渡口空间的改造理念在于明晰它的历史定位与文化传承,在这样一个拥有区位优势,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来展现它的新旧对比之美,使得设计者无不倍加珍惜这种责任感与荣誉感。这里有便于艺术欣赏的流动画廊、流通功能强的熙熙攘攘的渡口、擅于彼此交流的融合的社区邻里……不同的空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健康迷人的都市,信步闲庭其中,不免令人陶醉。那么同理,不同面貌的功能空间错落有致地并置起来,亦便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多功能公共空间,一个生机盎然的鲜活都市空间。
蒋华健说,其设计灵感来自都市空间——邻里、社区、艺术——前所未有的利用建筑及其室内空间,将社区与邻里的表现形式融入设计中,真正渗入到创意空间的方方面面,设计中利用渡桥作为空间的连接点,所有的独具特色的空间围绕在渡桥所在的天井周围,让在这里办公的人们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大社区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此便捷,每一家公司都能够感受到由此及彼,彼此相容的感觉,“一起工作”是渡口空间的社交性质,蒋华健先生认为:渡口空间是个积聚能量的地方,是将创业的人士从创业的此岸送到成功的彼岸的吉祥地。这里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工作空间变成了一个富有创作激情、利于社交、提高工作效率并乐趣横溢的地方。
在学艺术的蒋华健心中一直对其设计作品有着严苛的要求,无论是小的零售空间设计还是大的商业办公空间设计,他都以细致、严谨的态度对待,决不让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交付于客户。从事建筑、室内设计多年的他深谙设计与业主之间的平衡之道,站在业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他一贯的作风,也为他深深地赢得了业主和客户的认可。
蒋华健先生在设计行业实践多年,对设计这门学问领悟颇多,中国的室内空间设计市场很大,但并不成熟,除了少数高端的客户,一般的中低端的设计客户对设计师和设计价值的认同度都不高,如何让自己的设计理念完全得到释放呢?在长期的实践中,他逐渐探索到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文化、商业与设计相融合,从而将商业设计与文化传承、概念创新等统筹起来集中表达。这样的设计具有弹性空间可以让人无限想象,无限发挥,无论是打算筹划一个创意的办公空间,还是期待一个炫酷的商业零售空间,这些都不再是问题,弹性的空间将思维彻底打开,可以尽情的享受设计带来的美妙与惬意。正是在此背景下,渡口空间项目应运而生。
渡口空间项目的顺利运行完成了蒋华健先生一直以来的夙愿,也为他的设计生涯增添了无穷的信心与动力,这不得不感谢一个引为知己的合作伙伴樊建筠女士,深谙商业运作的她敏锐的捕捉到这个商机,并对创意设计的理念大为赞同,正是在她的帮助下蒋华健先生才有了探索和实践的机遇,两人的默契配合成就了渡口空间的再造重生。在此之前,蒋华健建筑师已完成了上海焊点1088公社,南京秦淮颂创意园,宜布库工业园区等一系列颇具规模的创意园区,在了解到此情况后,樊建筠很看好蒋华健建筑师的能力与造诣,在双方接触后即决定助力蒋华健建筑师完成其一直以来的设计梦想。没有太多的客套,樊建筠将位于陆家浜路18号的老别墅交由蒋华健设计师设计改造,通力合作。
如今,渡口空间即将完工开业,这个见证了双方友谊与互信的项目也为他们今后的广阔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美丽小镇、艺术酒店项目等一个个创意也摆上了日程,科学的规划与完美的艺术结合将逐一呈现给世人一种新鲜感,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