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建国际科创特区 市政协调研报告为"科创中心"建设建言
上海市政协日前以纲要的形式,公布了一份重量级调研报告,关注点落在上海今年的“一号课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该报告毫不隐晦地梳理出上海创新的“五大瓶颈”;而在对策部分,报告提出的第一项建议就是希望上海依托自贸区和张江自主创新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特区”和“国家科学中心”。
可视可感数据直指瓶颈所在
日前,市政协召开了今年第一次以议政建言为主题的常委会议。就在这“新年第一会”上,这份聚焦科创中心的报告纲要首次亮相。据介绍,相关课题研究于去年下半年启动,前后经历了30多次调研、研讨,市政协多个专门委员会跨界参与,另外还有相当一批院士、专家参与其中。
根据报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存在五大瓶颈,分别是:对外开放力度与有效度不足、政府与市场定位不清、高端人才不足与作用发挥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不力、企业创新动力与能力不强。
这些“瓶颈”看似宏观、抽象,实际上都有实际案例或是数据支持。例如,提升科创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势必要考察本地研发活动的国际化与开放度;但调研发现,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只有8家,而纽约、伦敦都超过20家,北京则有48家;即便放低标准,观察“年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的跨国公司亚太总部,上海也只有7家,不足北京的一半,而新加坡有118家。
谈到政府在配置创新资源方面的不足时,报告经调研发现了一个高度“可视可感”的数据。市政协常委吴捷说,在每周的5个工作日中,科研人员有一天半(相当于30%的时间)用来处理杂事,主要是争取立项、争取经费。究其原因,既有科研经费制度之弊,更重要的是基础研究占R&D(研发)投入的比重太低。吴捷说,上海的这个数字是7.1%,而创新能力领先国家基本都在15%甚至20%。
市政协常委杨建荣在介绍报告时说:“中国是在13亿人中选人,美国则面向全球,在70亿人中争取人才。”这种局面,解释了为何真正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师”在上海严重紧缺。
打造高端人才离岸创业平台
一共有5位市政协常委走上讲台,详细介绍这份报告。在列举一系列问题后,第一个发言的薛沛建代表课题组正式提出建议:依托上海自贸区和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特区”和“国家科学中心”。
如果说“国家科学中心”侧重于重大基础研究设施和项目的集聚,是聚焦科研本身,那么“国际科创特区”的意义就在于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上--报告表示,“国际科创特区”可以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引领区”。
实际上,“科创特区”本质就是推动“自由贸易”与“自主创新”做加法,使得“1+1>2”。在具体做法上,薛沛建说,可借鉴自贸区金融改革和贸易便利化成果,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完善监管,营造更宽松自由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研发中心、企业总部落户。
对于借力自贸区“政策红利”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报告中还散落着其他一系列设想。比如,为扶持有活力的创新主体,课题组建议借鉴“负面清单”模式,按“非禁即入”原则,放开可供民资进入的行业领域;为了“择天下英才而用”,建议上海为高端人才打造“离岸创业平台”,培养相关孵化器和支持系统。
建立华裔科学家数据库
这份报告针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梳理出了五大瓶颈、近20项问题;针对每类问题,报告都立即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汇总起来也有25条。
这些建议中还有不少颇有亮点的提法。比如建议上海在继续吸引跨国研发中心落户的同时,激励国内机构“走出去”建研发中心;或是利用世界经济低迷复苏之机,借鉴以色列等国的做法,建立华裔科学家数据库,重点引进这批人才;为了更好地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定位,报告表示,应该“让不能'犯错'的政府和反复'试错'的企业相衔接”,并从“点球式政策突破,转向系统性政策设计”。
根据此前部署,今年二季度,上海的“一号课题”就将形成总体方案。市政协相关人士表示,市政协将整理委员们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提案与建言,汇总后最终形成一份更完善的调研报告提交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