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将出台“众创空间”扶持办法

17.03.2015  12:42

 
      互联网、开源软件和开源硬件以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出现,让创新创业从精英走向大众。要对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所有新增创业需求都放入合适的物理环境,显然不切实际。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深深吸引着如今的创业者们。由于场地等原因,曾被拒在孵化器门外的“众创空间”的情况即将改变,记者昨天从上海市科委获悉,众创空间扶持办法即将出台,一批创新创业服务组织将被认定为孵化器。

  打印蛋糕“改行”便利插座

  让新型创业服务组织“启创中国”名声大噪的是一个周末活动:任何一位创业者都能天马行空地讲述自己的创意,不过他们得打动台下听众。这些听众包括资深投资人、深谙市场的专业人士等。如果听众不买单,那么创意就得回炉再造。在每一场活动的25个项目中,只有5个能通过考验。

  “启创中国”联合创始人胡冬说。这些来自不同领域、从事不同职业人的脑力碰撞,勾勒出一张信息网络,谁也不知道哪个人的哪句话就会擦出火花。

  一个原本要做3D打印蛋糕的创业者,从有人吐槽家里网线太短得到灵感,最后决定做集成插座、USB接口、WiFi接口的便利插座,如今已经融资5000万元;一个原本想做搓背仪的创客改做能控制水温的智能水龙头,当天就谈妥了项目……

  沪上IC咖啡联合创始人孔华威表示,那些“半生不熟”的人带来的信息最有用,最火的创意往往都是跨界产物。这一观点,恰好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授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的观点一致。

  创业者化身服务者

  不像传统孵化器一样有场地能收取房租,也没有向政府讨钱要支持,胡冬却说,“启创中国”的日子越来越好。

  对创业服务组织来说,能够确实帮到创业者是他们的价值所在。成立3年多来,近一半参加过“启创中国”活动的人迈出了创业第一步,这个数字与去年上海71家创业苗圃的孵化率相当。“做‘创业周末’时,总是‘借’别人的孵化器场地举办,和长三角几乎所有的孵化器负责人都混熟了。”胡冬笑着说。别小看这份“脸熟”,这是创新创业服务组织能够存活下来的关键。

  各种孵化器是创业政策、团队、导师信息的前沿地带,也有各种各样的创新“模板”,“启创中国”在筛选创业点子时,总爱在孵化器中找“前辈”。去年,上海创业苗圃培育项目达1600多项,孵化器在孵企业超过5000家,看得多了,眼力自然高人一等。

  和大多数创新创业服务组织一样,“启创中国”的服务团队来自热爱创新创业的志愿者,而创业周末等活动成了吸引创业者的源泉,现在,这支创业志愿者队伍已经发展到近50人。

  “兄弟,有什么好项目吗?”这是胡冬常接到的短信,现在,投资人找项目“前倾”是一种趋势,在掌握了一大批创意项目后,创投大佬们也纷纷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于是,凭借提供服务,胡冬所掌握的资源也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这个为创业者提供免费服务的民间组织也站稳了脚跟。

  “众创空间”也是孵化器

  上海早已开始完善创业孵化服务链的探索,据市科技创业中心介绍,上海目前拥有科技创业苗圃7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07个、科技企业加速器13个,形成了覆盖全市所有区县的孵化器网络。

  然而要对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所有新增创业需求都放入合适的物理环境,显然不切实际。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陈杰表示,要满足大众创新创业的要求,不是大兴土木搞建筑,而是要优化完善现有的创业服务模式,形成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已经成为科技服务业的一支重要新兴力量。

  摸摸家底让人惊喜,孵咖啡、IC咖啡、苏河汇、新车间、创客邦等一大批新型创新创业组织已然兴起,它们正筹备成立上海众创空间联盟,整合各自资源,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加匹配的服务。

  政策方面也传来利好,据悉,上海市科委不久将出台众创空间扶持办法,场地不再是享受扶持政策的硬性指标,一批创新创业服务组织,将成为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