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对噪音扰民意见调查

22.07.2014  02:05

为了解上海市民对于噪音扰民问题的意见,近日,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12340电话调查系统进行了一次针对性电话调查,在全市13周岁以上常住市民中成功获取了1005个样本,所获信息对了解市民相关态度具有较强代表性。

一、家装噪音最受反感,广场舞矛盾并不突出

当调查问及市民对哪一类噪音扰民最反感时,35.1%的受访市民选择家庭装修噪音;其次是汽车等交通工具噪音,选择比例为16.2%;第三是商场室外高音喇叭发出的噪声,选择比例为12.3%。8.6%的受访市民表示最反感社区广场集体舞,6.7%表示最反感露天卡拉OK(见图1)。

图1 市民表示最反感的噪音扰民项目

二、七成以上市民支持广场舞等活动

调查显示,当问及是否支持中老年人跳广场舞或唱露天卡拉OK时,75.2%的受访市民表示支持,12.8%表示无所谓或不知道,仅12%表示反对。

分年龄看,受访中年市民(41-60周岁)表示支持的人数比例最高,占全部受访中年市民的79%,青年市民(13-40周岁)支持率为73%,老年市民(61岁及以上)支持率为75.9%。

三、逾六成受访市民认为广场舞等活动有益身心健康

1.逾六成受访市民认为广场舞等活动有益身心健康

61.8%的受访市民认为广场舞等娱乐健身方式是中老年人正常的锻炼娱乐活动;其次是认为有利于中老年人扩大社交、排解孤独,选择比例为61.4%;第三是认为有利于中老人活络筯骨、减缓衰老,选择比例为60.8%。还有32.1%的受访市民认为社会和谐需要相互包容理解,20%的受访市民认为噪音等问题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克服。

2.青年人对广场舞等活动更为理解和包容

分年龄看,青年受访市民更为认同广场舞等活动属于中老年人正常锻炼娱乐活动的选择比例最高。同时,在认同噪音等问题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克服的比例为22.5%,高于中年和老年受访市民的同类比例,显示青年市民对中老年人开展广场舞等活动更为理解与包容(见表1)。

表1 分年龄段市民支持广场舞等活动的主要原因(多选) 单位:%

指  标 青年 (13-40周岁) 中年 (41-60周岁) 老年 (61周岁以上)
中老年人正常的锻炼娱乐活动 66.0 54.6 60.8
有利于中老年人扩大社交、排解孤独 64.7 61.7 54.3
有利于中老年人活络筯骨、减缓衰老 62.8 59.7 58.1
噪音等问题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克服 22.5 16.3 18.8
社会和谐需要相互包容理解 32.1 32.7 31.7
其他原因 0.3 2.0 1.6

四、逾一成市民反对广场舞等活动

调查显示,对广场舞等活动持反对观点的受访市民占12%。中心城区市民表示反对的人数比例最高,占全市中心城区受访市民的14.2%,而非中心城区为9.9%,浦东新区为13.4%。

81.8%认为是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选择比例最高;其次是挤占公共场地,影响他人休闲锻炼,为46.3%;第三是个别中老年人对此着迷,影响家庭和谐,为24%(见图2)。

图2 市民反对广场舞等活动的主要原因(多选)

分区域看,认为广场舞等娱乐健身方式挤占公共场地,影响他人休闲锻炼,非中心城区受访市民选择比例最高,为54.3%,而中心城区为43.8%,浦东新区则为37%(见表2)。

表2 分区域市民反对广场舞等活动的主要原因(多选) 单位:%

指  标 中心城区 非中心城区 浦东新区
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 83.3 80.4 81.5
音乐没有愉悦感,难以忍受 20.8 21.7 11.1
集体舞形式没有美感,影响观感 14.6 21.7 14.8
挤占公共场地,影响他人休闲锻炼 43.8 54.3 37.0
个别中老年人对此着迷,影响家庭和谐 16.7 28.3 29.6
其他原因 6.3 4.3 7.4

五、市民对社会噪音防治法规的知晓率有待提高

2012年11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社会生活噪音污染防治办法》,旨在为防治社会生活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供法律依据。《办法》规定,每日22时至次日6时,不得在毗邻敏感建筑物的公共场所使用乐器和音响器材进行娱乐健身,并且对室内家庭装修噪音等问题也有规范。但是,当问及市民是否了解该《办法》时,仅有32%的受访市民表示了解,总体知晓率不高(见表3)。

表3 不同分组市民对《上海市社会生活噪音污染防治办法》的知晓率 单位:%

指  标 了 解 不了解
按年龄分 青年市民 中年市民 老年市民 按学历分 低学历市民   21.3 41.5 44.9   32.4   78.7 58.5 55.1   67.6
高学历市民 31.6 68.4
按区域分    
中心城区市民 33.0 67.0
非中心城区市民 30.4 69.6
浦东新区 34.2 65.8

家庭室内装修是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广场舞与露天卡拉OK等也是许多市民习以为常的娱乐健身方式,而由此带来的噪音扰民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热情赞扬大多数市民高素质的理解和包容,赞扬上海城市文明的新进步的同时,也需要提醒市民应当更好地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在锻炼愉悦自己身心的同时,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影响。对此,加强《上海市社会生活噪音污染防治办法》的宣传和落实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