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农民日报讯(记者高文)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满足城市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保护好生态环境一直是上海市“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上海市自2014年年初组织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经历工作启动、中期成果、成果复核上报、成果审查论证等四个阶段,目前已基本完成划定工作。
“永久基本农田作为上海市主要农产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底线,优先划定,在此基础上,确立生态保护红线和锁定城市开发边界。”上海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此次上海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按照“依法依规、规范划定,确保数量、提升质量,明确标准、稳定布局,由近及远、应保尽保”的原则,贯彻底线思维,建立健全“三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发展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引导和管控制度。上海市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00万亩,涵盖市郊9个区县103个乡镇,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将主要用于粮食、蔬菜和部分高效经济作物的生产。本次划定中重点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有良好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高等别耕地、布局集中连片的耕地、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具备重要生态功能的耕地等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据介绍,从2014年3月初开始,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和市农委选择松江区新浜镇先行试点,在此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每个区县选择1个乡镇和松江区全区试点。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和市农委在试点基础上明确划定工作方案和技术要求,统一下发工作底图,并负责成果抽查、核定。区县人民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组织区县规土部门和区县农业部门具体实施,并根据划定要求对成果进行自检和确认。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的现场核实与认定。在质量要求上,采取内业遥感影像比对、GIS分析和外业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复核,乡镇实地复核,市级部门不低于调入永久基本农田总量的15%比例进行抽查校核,确保划定质量。
上海市相关部门决定,从2015年开始,将本次划定成果予以先行锁定,实施最为严格的管理措施,相关生态补偿机制和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建设投入应聚焦永久基本农田,并进一步加强建设投入力度。由市农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永久基本农田补偿机制和管护制度,形成“管控有效、保护有奖、违反重罚”的综合性保护政策。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后,农业部门要着重对这些耕地开展耕地地力和农田环境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对地力差的耕地加大冬季绿肥、有机肥等投入,促进地力提升;对一些被重金属等污染的土地,进行进一步甄别,确定受污染的面积,依据受污染情况作分类处理。对轻度污染可以治理耕地,采取措施进行土壤修复治理;对遭受严重污染无法治理的耕地,将采取退出机制,划出永久基本农田,并在补划潜力中加以补充,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