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杜德斌:上海孕育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机遇与实力基础

21.09.2014  15:39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作为我国经济龙头的上海,应肩负起使命,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启全球城市发展新征程,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正在崛起的中国必须拥有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

  我国正处于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目标的前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仍是我国的短板。由于创新资源的高度流动性和科研活动的空间集聚性,谁拥有21世纪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谁就能最大程度吸引全球创新要素,进而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战略主动权。因此,积极谋划建设全球创新中心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英国于2010年启动实施了“英国科技城”的国家战略,试图将东伦敦地区打造为世界一流的国际技术中心;美国试图借助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先发优势引导产业回流以重构全球分工体系,并于2012年制定了打造“东部硅谷”的宏伟蓝图,计划在曼哈顿以东创建一个与加州硅谷并驾齐驱的应用科学园,力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袖”。英美两国对于科技创新中心的布局都值得我国关注。经济合作组织(OECD)2012年报告曾经指出,在中美科技竞争中,我国有两大短板:一是缺乏像硅谷那样的区域创新龙头;二是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可以说,通过集聚海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培育我国自己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龙头,以引领科技发展、助推产业转型,是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科技全球化赋予我国孕育全球科技中心宝贵的历史机遇

  任何科技中心的兴起都是时间和空间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迄今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5个波次的创新资源跨国大转移,每次转移都会在新的区位造就新的科技中心,并引起国际间的大国消长和霸权更迭。例如,从18世纪晚期开始,法国迅猛吸收英国先进科技成果,极大推动了自身重工业发展,使其崛起为“日不落帝国”之后的第二个全球性帝国。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方兴未艾,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急剧调整和变化,全球创新空间和分工体系处于一次“大洗牌”的前夜。当前,亚洲正处于新一轮科技浪潮的活化地带,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枢纽地位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巩固,在世界经济空间体系中正从边缘向核心区域过渡,包括创新资源在内的全球高级要素正呈现出系统性东移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亚洲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甚至1-2个足以与伦敦、纽约相抗衡的全球城市,从而重构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版图。

  作为亚洲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具有无与伦比的战略优势,这不仅在于人口、面积和位居亚洲核心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我国有着海量的科技人力资源、极富活力的经济体系和不断壮大的市场规模。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的30%,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足以压倒世界市场中任何抵抗性力量。正是源于这些优势,近10年来跨国公司纷纷以我国为核心构建其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在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只有我国更具备孕育像硅谷那样的科技创新中心所需的资源丰度和市场深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亚洲新一批的科技创新中心必然主要产生在我国。

   上海初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实力基础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经济中心城市,产业和技术实力雄厚,在全国最具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潜力。建设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国家战略所需,亦是上海自身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市场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最终力量。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跨国公司,其全球经营网络和空间转移轨迹往往昭示了世界科技中心的兴衰趋势。新世纪以来,跨国公司纷纷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和开展创新活动,我国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布局的热点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已超过1500家,雇用了超过15万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上海则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进入我国的桥头堡和集聚地。目前,上海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截至2013年底,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已达36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20多家,分别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已有70多家跨国公司在沪设立全球性和区域性研发中心。一些跨国公司在沪研发机构的业务活动性质也不断由针对中国市场的适应性、专门性研发转变为母公司全球市场提供技术服务的创新性研发,技术服务范围已从“服务中国”发展到“服务亚太”或“服务全球”、“在中国(上海)为世界”的反向创新模式已成为重要趋势。例如,通用电气、霍尼韦尔、陶氏化学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上海的研发中心,雇用的技术人员均达数千人,在业务功能和规模等级上已成为与其北美和欧洲研发中心并驾齐驱的第三极。

  用其他指标衡量,上海相对世界其他主要城市的科技优势也在日益巩固和强化。上海已建成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生物样本库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2013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837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32件。目前,在沪两院院士达165人、中央“千人计划”专家626人。国家科技部、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上海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已连续5年位列全国第一。日本“森纪念财团”和韩国首尔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Global Power CityIndex2013,GPCI 2013)报告显示,上海的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球第12位(北京第14位),其中研究开发竞争力位列全球第16位(北京第22位)。

   五点建议: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既要有长远谋划,也要正视现实问题,近期宜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推进。

  第一,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科技发展领导小组,为科技发展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科技应用政策,用科技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统筹科技发展。

  第二,明确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纳入“十三五”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在巩固金融、经济、贸易、航运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强化科技创新功能,使其成为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五大核心功能之一,抓紧制定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专项行动计划或中长期战略规划。

  第三,在科学预测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技术预见、技术路线图等方法,凝练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及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布局一批能体现21世纪世界城市发展最新理念的前沿技术。

  第四,通过高等教育改革,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着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加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一流大学来沪办学,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同时,顺应全球人才流动趋势,探索多种人才政策试点,最大限度集聚全球顶级人才。

   第五,选择一批代表上海产业发展方向和具有较好潜力的国企、民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多种扶持方式,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本土创新型跨国龙头企业。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美国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 文汇报  编辑| 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