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上海姑娘沈希走上讲台 走上从教路不问时逆时顺
由于每日写粉笔时间太长,沈希右手中指握笔处的皮肤悄然开裂,直到她感到钻心之痛,伤口已早被厚厚的粉笔灰覆盖。在黔西南支教时留下的“老伤”,如今成了沈希与许多老师共有的一处特殊指节。
这个清丽恬静的“90后”上海小姑娘,教师职业生涯才开始百余日。而且,身为生物老师,她这些天正琢磨着高中生物第二册最难上的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教学生给牛蛙动刀做实验。
她的从教路,从填志愿时起步,时逆时顺,但每次都不改方向。
同时报考两校免费师范生
沈希刚刚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她目前在鲁迅中学只执教一个高二班,多数时间还在接受新进师资培训。从硬笔书法、班会主持到教师礼仪、青少年保护各方面,她每天都去外校学习实践,为期一年。
对于她,从学生到老师的过程,道阻且长。8年前的现在,就读西南模范中学的沈希进入初三复习阶段。铃声响起,亮堂的教室迎来新学期第一堂物理课。王一青老师揣着课本走进教室,打扮朴素,亲切友善,让沈希充满好感。王老师将课本放在讲台中央,转身在黑板上赫然写下一个“正”字,对着全班说:“成绩可以不那么重要,但做人一定要正。”以后的每一堂物理课,王老师都会在黑板上写下“正”字来提醒学生。沈希对这门课听得格外认真,成绩有了大幅提高。
“原来一个好老师真的可以影响学生!”从那时起,沈希心中萌发出当一个好教师的理想。中考结束,沈希考入位育中学。开学不久,班主任让学生填写志愿意向卡。班上其他同学清一色填写了复旦、交大等名校,班里唯有沈希写下了华东师大师范生的志愿。父亲对女儿当老师的愿望十分赞同,而母亲则希望女儿选择非师范类专业。为了不让理想落空,她甚至同时报考了华东师大和上海师大的数学科目免费师范生。
然而,未通过华东师大免费师范生的面试带给沈希不小打击。母亲又再次劝她考虑放弃师范专业,顶着双重压力的沈希又走进上海师大免费师范生考场。沈希过关斩将通过了基础能力、语言表达、仪容仪表和小组讨论多项测试,在小组讨论中,沈希所在小组分正反两方辩论,她引用了初中物理王老师的例子。最终,沈希在高考提前批次被录取为免费师范生,并调剂进入生物科目。
用开裂的手刻画细胞详图
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在于,非师范生即使“翘课”也可以自学通过考试,而作为师范生的沈希却不能耽误任何一堂课,以“准老师”的姿态捧着《班主任行为规范》、《生物学教法》等课本精读每一句话。
当非师范的同学在求职实习、兼职打工时,学校动员师范生去黔西南支教8周。沈希又成为班上唯一一名前往贵州担任生物老师的学生,经过36小时的火车颠簸到达贵州安龙一中。
安龙的课业远比上海繁重,每个年级都有18个班级,每个班级约70名学生。沈希每周的平均课时量达到30节。才站上安龙一中讲台没两天,沈希的喉咙就沙哑了。
在上海中小学的生物实验室,显微镜、培养皿和细胞装片等一应俱全,平均2到3人就有一套完备器材,但在安龙一中不仅一台完好的显微镜都难找到,做起实验来更是5到6人分享不齐全的器材。更烦恼的是生物课很难申请到多媒体教室,因为逾50个班级的办学规模,只配了一间带投影的多媒体教室。
这就考验沈希黑板绘图的功底了。在为学生上的“细胞的结构”第一课上,沈希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绘制出细胞包含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沈希在下课时就进教室绘制,班上学生不知道她课前还悄悄找了空教室,模拟上课练了两遍。
课上,沈希头发和衣服上总是沾上一层粉笔灰,而她的喉咙还处在沙哑状态尚未恢复。对于那个开裂的中指指节,沈希的处理方式仅仅是洗洗干净,包上了一张创可贴继续上讲台。
同为“90后”教法更新鲜
新老师与高中生都是“90后”,自然有新鲜教法和学法。今年上半年,沈希开始在鲁迅中学实习,讲授“细胞减数分裂”一课时,她想到学生们对周杰伦一定也不陌生,自己恰在网上找到一段《爱在西元前》与减数分裂知识点结合的MV,便在课上播放音乐电视。课后反馈中,沈希欣喜发现,因为这段视频,学生们对减数分裂的记忆相当牢固。
这种教学法是沈希从大洋彼岸得到的启发。今年初,上师大组织了30名师范生前往美国密尔沃基市访学,当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平均气温在零下22℃。凛冬中,沈希在当地多所中小学听课,学到很多西方教学的互动模式。比如在教授“细胞结构”时,美国老师找来一部没有配音的教学片,让学生在课后分组自行完成影片配音,既强调了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近,沈希也正准备高二唯一一项活体动物实验——牛蛙脊髓反射实验,要求剪切牛蛙头背部。对于她,大学里上的解剖课,让她早已习惯了小白鼠、小白兔以及河鲫鱼等动物实验材料,牛蛙也是手到擒来。可学生们难免有些生畏,沈希就发动对解剖比较兴奋的学生“主刀”,带动大家活学活用。随着高考综合改革从新高一开始实施,生物也成为“3+3”科目组合之一,沈希带的“生物班”还会更多,这正是她想要的。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