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上海女性时尚史:穿着打扮也海纳百川

03.02.2017  09:39

  原标题:上海女性“时尚史

  春秋末年,传说当时上海地区妇女方额细眉,头发平梳,后垂发髻,束以布缯;身穿上衣下裳(裙)相连的“深衣”,袖身肥大,袖口窄小,中束大带,腰身细小,下裳拂地,轻盈苗条。这显然是“楚国好细腰”习俗的表现。到了唐代,妇女广泛吸收外来胡风的服饰文化以及崇尚女着男装的风气,可以视为后来上海女装欧化和男性化的先河。

  清代,旗女(满族、蒙古族和汉军旗的女眷)常穿宽大的不分上衣下裳的旗袍,有时上身加罩短小的坎肩(马甲);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常服,或加穿较长的背心。汉满两族妇女的服饰也互有影响:满族妇女不仅学梳江南常见的牡丹头、荷花头、钵盂头,而且有“大半旗袍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趋势;而沪上汉族妇女也有学穿旗袍,学梳一字头(平髻,又叫把儿头、两把头或大拉翅)的。

  鸦片战争后,上海妇女服饰受到西方影响。旗袍的宽衣大袖,逐渐纤小,如衣身缩短,腰身紧收,缀以肩缝等,较以往旗袍更为称身合体。到20世纪30年代,旗袍的领、袖和长度又有较大变化。领子有高领、低领、方领、圆领、U字领、V字领、西式翻领、一字形平口领等。袖子有宽可盈尺的,或窄可束臂的,有长可过手的,或短到无袖的,甚至做成背心式或背带式。至于旗袍的长度,先是长到衣边扫地,后又短到膝上,通常是在膝盖以下。

  上个世纪40年代起,旗袍日趋简化:身长及袖长缩短,领子偏低,并略去繁琐的花边。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妇女的穿着趋向中西融合:穿旗袍,着长筒丝袜和高跟鞋,再配上女西式上衣或翻毛绒外套、翻毛裘皮大衣,或加穿大衣、外套、毛线衣等,与服装形式多样相配合。这时上海妇女的发式也多有创新。先后流行过的发髻就有螺髻、包髻、连环髻、盘辫髻、面包髻、一字髻、东洋髻(大和髻)、舞凤髻、坠马髻、蝴蝶髻、散心髻等。在发髻间一般插上茉莉花,后来又用金翠珠玉,也有用绸制的花朵,再后则多戴烘料绒花。头饰簪钗各式各样,大多寓意吉祥,如矛、戟、刀等兵器形状的饰品则含避邪之意。

  青少年女性还有其特殊的发式,如青年女子把额发处理成一字式、垂丝式、燕尾式或满天星等前刘海。少女有的在头部左右梳两个丫髻,有的在背后梳一根辫子,都是不修脸(刮脸)的,到结婚时再开脸,梳正式发髻。自西方烫发技术引进上海后,从发式上就再难分辨出已婚的少妇与未婚的少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