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下的上海夜急诊:停不下的“白大褂” 急诊量较平时增加三成

16.01.2018  23:20

原标题:寒潮下的夜急诊,停不下的“白大褂

连日来,申城气温骤降骤升,医院里病人骤增。图为夜晚的瑞金医院急诊输液室内挤满了患者,医护人员忙碌得没有坐下休息的时间。袁婧摄

  上一秒风和日丽,下一秒可能疾风骤雨。在医院急诊科,教科书式的发病很少,更多时候,病情复杂交叠,细致观察、快速判断与经验积累决定了急诊医生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事关一条生命的走向

  都说医生是“治病救人”,但在医院急诊室,这个顺序要反过来,这里的原则是“先救人,再治病”。“得让病人先活下来,才能有其他机会。”说这话的人名叫周与华,瑞金医院急诊科“80后”医生,干急诊已是第七个年头。

  连日来,申城气温骤降骤升,医院里病人骤增。前天,记者跟随周与华走进瑞金医院,目睹寒潮下的夜急诊。

  急诊量较平时增加三成

  傍晚5点多,天色擦黑,寒风刺骨,瑞金医院急诊室灯火通明,一片繁忙。

  走进急诊,预检分诊台旁的大屏幕很显眼,它向就诊者清晰展示着各科室候诊信息。在大多数诊室候诊人数为零的情况下,普内科“一枝独秀”———20人候诊,预计等待时间超过63分钟。

  “今年的流感病毒来势汹汹,病人普遍发病重、持续时间长。”周与华说,近期儿科、成人急诊双攀升,流感是主因。

  在他身后,蓝色告示牌写着“告患者书”,提示患者瑞金医院急诊已实行叫号系统与二次分诊。寒潮来袭,谁都想早点回家,但原本大家都在诊室“插蜡烛、生怕别人插队”的现象实在让医生、病家心焦,此举希望改善诊室内的拥挤现象,也减少诊室内的交叉感染。

  晚上7点不到,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呼呼”吃完一碗面就赶到急诊。他说,急诊这番忙碌已持续20多天,急诊量较平日增加了30%,如今日急诊量达1200人次。

  这波流感高峰尤其让陈尔真和急诊科主任毛恩强等人挂心。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2014年曾出现过的乙型流感三年后卷土重来,今冬“一家独大”。陈尔真清楚,乙型流感相对“温柔”,但他和同事担心病人大量涌到医院后,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甚至产生变异菌株。他们密切观察,严格防控,也希望能提醒公众,轻症流感患者没必要跑到三甲医院,社区医院或居家护理都可解决。

  医生连上30小时班很平常

  急诊深处,一扇大门上写着“抢救室”。“医生,你能不能过来看看?”“医生,我爸爸情况怎么样了?”看见“白大褂”走来,家属们都希望从医生嘴里听到些什么。医生一一答复后,记者随他们走进仿佛另一个世界:与门外的嘈杂相比,这里有些安静,却收治着最为危、急、重的病人。

  这间抢救室的标准床位容量为8张,眼下则摆着30张床位。抢救室里能提供壁式吸氧设备的床位仅有10张,部分病人只好通过钢瓶吸氧。“病人太多,我们不能推诿,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医生也无奈。冬季向来是急诊抢救的高峰。

  医护人员正挨个为病人更换被褥、擦洗身体———抢救室的病人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生命监护仪器此起彼伏的“滴滴滴”报警声,听来令人倍感压抑。“习惯了就好。”周与华说。

  抢救室里的病人中,年龄最大的93岁,一位慢阻肺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老人;最小的29岁,一位重症肺部感染的血友病患者。抢救室就是这样,疾病组合复杂,治疗有时是矛盾的,考验医生的责任心、观察力和临床经验。

  “今年重病人特别多,包括重症肺炎、重症脑梗等。”周与华说,寒潮来袭交叠城市的老龄化进程,加剧了冬季的就诊高峰。

  这天,周与华上的是24小时的班,从早上7点半到第二天早上7点半。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第二天一早就能回家,因为还要查房,并随时准备好支援急诊同事。这是大家的常态,每到冬季,全员轮班,连上30小时班很平常。

  救人于生死间是最大成就感

  经抢救室救治、情况初步稳定的病人被送入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眼下,这里的18张床位也满了,重症胰腺炎、脑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种不一,病情均告危重。

  这里的节奏看似舒缓不少,但周与华却说:“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暗流涌动,丝毫不能放松。

  急诊就是如此,上一秒风和日丽,下一秒可能疾风骤雨。周与华接诊过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在淮海路上买鞋时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很可惜,现场没有急救设备,也没人对他及时有效施救。送到医院后,周与华持续给他做心脏按压超过一小时,人还是没救回来。常规复苏抢救在20到30分钟,超过该时段,通常就宣告死亡了。

  “经验摆在那里,可我们遇到特别年轻的生命,总想再救救看。”周与华说。

  当然也有幸运的。有人在瑞金医院附近用餐,因为花生过敏,休克了,赶紧被送进瑞金医院抢救室,人被救回来了。这是无比幸运的。

  在急诊科,分秒之间可能生死两隔。牙痛可能是心脏病、女性腹痛可能是宫外孕……周与华说,在急诊,教科书式的发病很少,更多时候,病情复杂交叠,细致观察、快速判断与经验积累决定了急诊医生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事关一条生命的走向。

  有人说,急诊是名副其实的生死场,有人说急诊是各科汇聚的特种部队。因为工作强度大、节奏快,这里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其中,“80后”医生占了1/3到2/5,也有不少“90后”医生。救生命于危难间,是他们最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