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墓园回应“天价墓”:与房价不可做比较
原标题:上海墓园回应“天价墓”:与房价不可做比较
资料图
“墓价比房价还要高,这个提法有误区,墓地与房地产不可比”,对于外界盛传的上海“天价”墓地秒杀房价之说,福寿园国际集团首席品牌官伊华如此回应中新网记者。
清明节前夕,一则“苏州墓地限购”的消息传出,非苏州本地户籍,不能在苏州购买墓地。有言论指出,这是将相邻的上海人挡在买苏州墓地的门外,由此,上海墓价之高又成为舆论焦点。
福寿园2013年底在香港上市,被称为“内地殡葬第一股”,备受外界关注。伊华对中新网记者解释了墓价不可与房价做比较的原因,“一块土地,用以房地产可盖到30多层,但墓地没有办法叠加。其次,谈墓价,光计算土地成本是不对的”,她说。
福寿园目前在中国有13家墓园,据介绍,其每年的成本结构中,售后管理和维护等后期费用约占43.9%。“以上海青浦福寿园为例,占地800多亩,配套5个大型停车场,一年使用高峰只有清明冬至时,但都需要相应的土地投入以及日常维护”,她说。
“又比如,清明冬至时,每天人流数万人次,我们自己员工根本忙不过来,一个墓园要招的短期工作人员高达1000多人,这些成本都很难测算到单位面积的墓价中”,她说,因此不能光以土地成本来衡量墓价。
根据福寿园最新对外公布的年度业绩公告,2016年,该集团总收益为12.677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15年同期增长14.4%,主要受益于墓地服务收益增加;集团实现净利润4.485亿元,较2015年增长22.8%。
从上海来看,福寿园在上海有两家墓园,地处青浦区的上海福寿园,以及临港新城的福寿园海港陵园。中新网记者获悉,2016年上海福寿园售出1940户墓穴,其中5万元以下的占比21%,5万元至20万元的占比44%,20万元以上的占比35%。福寿园海港陵园2016年售出2503户墓穴,其中5万元以下的占比39%,5万元至20万元的占比56%,20万元以上的占比5%。
伊华表示,福寿园在外界来看是服务高端市场的,但经营内容还包括社会公益托底等等,而企业在市场化运营中是自负盈亏的。她并解释,占地成本只是高端墓地价格的很小一部分,其大部分价高在艺术设计、雕塑制作等方面,“比方说,一个艺术墓报价60万元,但40万元是用于雕塑成本的,要请名家设计师做雕塑设计、后期加工,这些都是工程的成本费用。”
根据此间民政部门3月公布的数据,上海市现有44家经营性公墓和10家经营性骨灰堂,截至2017年2月底,累计落葬墓穴(含寄存和壁葬安放)158万余穴(格)。
中新网记者在调查沪上几家知名墓园时,多家墓园都表示,虽然上海墓价在外界看来颇高,但其实墓园提供了各类价位的墓地,也在积极引导消费者选择如今政府大力倡导的“节地生态葬”。
上海松鹤墓园去年销售的3012户墓穴中,5万元以下的占比约25%,5万元至20万元的占比近70%,20万以上的占比5%。该园副总经理丁萍告诉中新网记者,墓价成本包括材料、人工、土地及相关服务配套等。该墓园也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环保的节地葬式,其中有3500元的环保葬式,每年约卖出32穴。
上海永福园副总经理王雅萍告诉中新网记者,各大墓园其实都有些低价的节地生态葬式,但推行时市民的接受度还不高。永福园2013年年底开出了一个“博爱之林”苑区,把逝者骨灰放入可降解的骨灰坛中,再深埋于大花坛下,这种生态节地葬式价格880元,但从推广到现在,一共仅有22名逝者接受这一葬式。
“2016年永福园销售了1288户墓穴,其中没有一户选择该生态节地葬式”,她介绍,77%的客户选择3万元至13万元价位的墓地,低于3万元的仅8%。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宏阶就此话题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公众反映上海的墓价偏高,这与上海的土地资源匮乏有关,据初步统计,上海约有7000多亩墓地资源,已使用5000多亩,“上海是中国最早推行小型墓、节地葬的城市之一,2006年就在全市大力推行,十余年来,大大节约了墓园的土地消耗,延缓了墓园“死墓危机”(墓园土地耗尽、无墓可售)的出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上海每年墓地消耗在100亩左右。”
中国人有“厚葬”和“入土为安”的传统,王宏阶认为,这十几年沪人观念已改变很多,上海的墓变小,碑变低,市民采用节地葬式已达相当高的比例,另外,自1991年举行首次海葬,上海已有逾3.7万名逝者“骨灰撒海”。
对于未来上海高墓价的破解之道,他认为可以从几个渠道,多管齐下,但尚需时日。
一则,政府从立法角度,倡导节地生态葬式,筑牢法规基础;
二则,加大宣传力度,让移风易俗、崇尚简葬成为社会共识和新风尚;
三则,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加大节地生态葬式的奖补力度;
四则,墓园要推出多元化的产品,确保公众的多元需求得到满足,特别是价格低廉的节地生态葬式产品;
五则,老百姓不要攀比,量力而行,不要从众,尽公民社会责任,“大葬葬于心,不在于占多大一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