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育人 以文培元:2021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校园行艺术教育论坛在上外举行

28.11.2021  21:41

11月25日,以“双向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软实力”为主题,2021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校园行艺术教育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艺术专业院校、综合性大学、专业艺术机构等多个方向的中外艺术和教育界专家,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了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教育领域互动,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合作,探索文化育人、助力公共文化建设的策略和路径。

本次活动在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协办。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静、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副调研员蒋萍芳等领导参与了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王静在致辞中对与会的艺术和教育界专家表示了欢迎,她指出,艺术与美一直传承于上外文脉,学校今年起将艺术类课程纳入学生培养方案,提出美育育心,将美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以“融汇、融合、融通”三融为主线,建设与一流外国语大学相适配的一流美育体系。王静同时表达了未来继续与艺术领域机构和专家开展合作,共同推动育人工作的发展,服务城市公共文化的建设的期望。

蒋萍芳在致辞中指出,期待通过艺术界和教育界的机制性交流和合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综合素养、构建文化软实力的未来,提供更多载体和畅想的空间。

历时一天的会议由主旨发言、案例研讨两部分构成。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魏劭农做了主旨发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上海高校的代表,来自复星艺术中心、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等艺术机构的代表,以及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参会的波兰华沙戏剧艺术学院、英国萨德勒之井舞蹈剧院的代表分别围绕“优势互补,助推‘五育并举’”、“整合发力,锻造公共文化”这两个话题进行了案例分享和研讨。

注入内涵,在深厚文化底蕴中育人

十九届六中全会闭幕不久,各个条线正在深入传达和学习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就明确指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重要性。用什么方式让当今的年轻人、学生们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最有效、最吸引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谷好好分享了上海昆剧团与同济大学的合作。在上昆艺术家团队的加持下,一出学生版的昆剧《长生殿》,不仅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更让同学们通过参与剧目演出的方式,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底蕴。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陈寅、上海财经大学团委书记沈亦骏也提到了相似的认识,通过与如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合作,同学们不仅提高了艺术技艺,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次次在内部体认民族文化内核的机会。参与到作品创作环节中的他们,有了更多的成就感,也让学习传统文化成了一种自发的需要。

教育力量,做公共文化的新鲜亮色

随着各个学校对学生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五育并举”建设中的投入越来越大。师生已经不再仅仅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更是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卓越“公民”。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魏劭农院长介绍了“可持续教育”在设计领域中的实践,通过不断地引导师生发挥专业所学参与社会建设,学校培育的人才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更为接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也更为深入。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汤晓敏教授也提到了相似的观点,她表示,通过走街串巷,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对上海“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特征有了更为深入的体认,为他们现在和将来融入这座城市的公共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表演艺术方面,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近年不断打造精品力作,涌现了如话剧《前哨》、音乐剧《忠诚》等一批弘扬主旋律、唱响新时代的舞台作品。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演艺中心主任伊天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教研室副主任蒋虹都提到,作为艺术专业院校,能够参与到为社会主义文化大都市建设贡献力量的具体项目中,让师生们有了更加蓬勃的动力和远大的目标。

艺术机构,做教育就是内生使命

国际疫情无疑为文化艺术行业的发展制造了不小的阻力,对于专业艺术机构来说,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艺术教育的事业中,看上去似乎不是一笔“合算”的买卖。来自英国沙德勒之井舞蹈剧院的首席执行官兼艺术总监阿利斯泰·斯波丁爵士表示了不同意见。他指出,艺术教育近年来在萨德勒之井舞蹈剧院的工作中占到了越来越多的比重。这不仅仅是因为政府、社会对艺术教育工作给与了经济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走入剧院的这些学生,不仅转化为了剧院未来的观众。通过剧院搭建的平台,他们与顶尖艺术家合作,成就了个人的艺术发展之路,成为了文化艺术行业的新鲜未来。对艺术教育的投入,正是对文化行业未来的投资。复星艺术中心公共教育总监陈瑛也表示,复星基金会和艺术中心始终投入场地资源和资金资源,为各级学校走入公共文化生活提供管道和支撑,这也让艺术中心得以在市民生活中扮演了更为多元、更为重要的角色。

疫情之下,艺术教育的国际性应走向何处?

未来的文化艺术合作、艺术教育合作将走向何方?与会嘉宾页也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唐颖琪分享了已成功举办9年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的有关情况。“扶青计划”每年委约和邀约全球华人参与艺术作品的编创和排演,即使疫情也未曾让其停下脚步。来自全球的华人青年艺术家,用一种开阔的国际视野表达自己对于艺术和现实的认知,始终与世界文化、与当下发生对话。波兰华沙戏剧艺术学院理事长比塔·拉金斯卡也表示,当前国际疫情对欧洲文化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正因此,整个文化行业对自己有更为深刻的审视,只有通过更为广阔的国际合作、深入交流、资源共享,才能够使文化行业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次艺术教育论坛,进一步凝聚了来自艺术和教育界的力量,通过对具体工作案例的交流和研讨,广泛凝聚智慧、整合形成力量,为上海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