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不做“戛纳” 做自己的“上海”

20.06.2016  07:03

  

  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影迷的文化狂欢。

   这个6月,万千影迷齐聚上海。

  全世界有七八百个电影节,真正的A类电影节只有十几个,而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

  就在上周,它吸引了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43部影片报名,参展影片近600部,票房已经超过2000万元,几乎所有数据,均创历史最高。

  在成长过程中,上海国际电影节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如今已成为一个文化盛事的它,究竟找到自己的个性了吗?

  10年前,上海国际电影节还是一个8岁的孩子。

  比起戛纳、柏林、威尼斯,它年轻、弱小,少有国际名导参赛、国际明星捧场。《人民日报海外版》曾满怀忧虑地发问:8岁的孩子能成长为“戛纳”么?

  那时候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一头没有醒来的狮子,人们喜欢躲在屋里看碟远超过掏钱去电影院观赏;那时候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在蹒跚学步中,观众数、交易额、风向标等,尚未形成气候。

  办了一届又一届,渐渐,不再有人挑剔“明星缺席”,不再有人议论“影片平平”,不再有人抱怨“评委分量不够”。

  如今,每一年的初夏,上海国际电影节都成为一道牵动全城、吸引世界目光的文化景观。

  “它和人一样,历经沧桑、跌打滚爬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些自己的个性。”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心副主任王晔如是说。

  度过学习和模仿期,“孩子”渐渐成熟,开始有余力考虑更多细节,也更有余力去思考——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究竟是什么?

  不要“拼盘”不等片方“

  21岁的大学生小刘,从五角场赶到上海影城,排了3小时的队,只为了5张《哈利·波特》系列的电影票。

  “我想凑齐整个系列,可惜票太难买,5张已经知足了。”他说,《哈利·波特》的电影贯穿了自己的成长,不是影迷的他,第一次决定来买电影节的票。

  除了《哈利·波特》系列,还有《007》系列,也受到影迷欢迎。但同时,时光网、豆瓣的论坛里,总不时有困惑浮出,有网友问:“这些商业片单元,是一个电影节该做的吗?

  对这个疑惑,华语地区剧情片电影主管吴觉人这样看:电影本来就是大众文化,它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与日常生活发生着关联。比如,全世界有很多007衍生而来的电影,周星驰受此启发拍过《国产凌凌漆》,泰国、马来西亚也有本土版007。007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文化资源,激发着后来者不断创作。

  “希望集中展映时,能重新激活大众文化的创造力。”吴觉人说。

  不是被动“拼盘”,而是主动做足策划,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近几年的一大特色。影迷发现,主题单元设置得越来越多了。

  比如今年的伍迪·艾伦单元,王晔坚持,必须要有伍迪·艾伦今年的新片、也是戛纳的开幕影片《咖啡公社》。然而片子太新、时间太紧,能否谈下并无把握。

  “能搞定这部片子,我们就做这个单元,搞不定,整个单元干脆不做。”好在最后还是谈成了。

  诸多展映片,并不是等着片方送什么就放什么。往往上一年电影节结束以后,组委会就开始策划下一年的电影节展映计划。创意一定,大家就用一整年的时间,满世界找版权和素材。

  最明显的感受,是观众更爱看了。

  6月11日工作日早上9点整,大光明电影院里,可以容纳1000多人的1号厅,正放映着电影节片子《昭和64年》,全场座无虚席。这部日本影片原本分为上下两集,组委会特地把它们合并成一集连放,因此全片足有4小时。这是一场漫长的观影体验,而中间鲜有人离席不回。

  “一些很闷的文艺片,观众看着看着当场睡着,这并非我们的期待。”组委会的几位负责人,不约而同强调这点。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选片,尽量不选“文艺闷片”。有艺术性,但又让观众看得下去,兼顾观赏性,成为现在的一大特色。

  展映片中,有《哈利·波特》之类的商业大片,有《暗杀教室》这样的日本动漫改编片,但同时也有大师、经典、奥斯卡等获奖影片单元,可谓照顾到了不同类型观众的不同口味。

  “即使做到第19届,它依然很年轻。”王晔这样形容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个性,它更像“一位充满朝气、活力的青年,什么都跃跃欲试”。

   特别想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2015年12月,在上海,王晔见到了王家卫。

  起因是本届电影节策划泽东25周年纪念单元,放映王家卫两部传奇的姐妹篇《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一部堪称当时动作武侠片的文艺巅峰,一部则是动作武侠片喜剧之巅峰。前者让人深思,后者引起开怀大笑。

  但王家卫提出:“我们做点不一样的吧。

  王家卫说,他一直珍藏着《东邪西毒》30分钟的交响乐谱,可惜从没办过现场音乐会。他希望能在上海电影节上演一出交响乐。

  很少有电影节愿意这样做。一场电影放映费几万元,但是搞现场音乐会,成本至少12万元。而这场音乐演出只有30分钟左右,怎么卖票?能收回成本吗?

  王晔追问:“你确定要做吗?”王家卫回答:“我特别想做。

  做没做过的事,让组委会感到兴奋。各种费用里,有一项在做预算时又吓到了组委会:王家卫要求,音乐配的电影画面,一定要请自己“御用”的剪辑师重新剪,成本费用因此又往上涨了。

  但没想到,音乐会的消息一经发布,轰动圈内,很多明星大咖都找组委会来要票。

  还有电影《十诫》,几位选片人一直念叨着“这片子牛”。但是《十诫》一共有10部,戛纳电影节今年只放映了其中的几部。大家都认为,少有观众能一口气把10部都看完,所以至今,没有电影节敢从头放到尾。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10部放全。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涉及两个不确定因素。首先是电影院,最好集中在一家,但哪家电影院肯呢?今年同一时段,《魔兽》《X战警》等大片票房很好。《十诫》是文艺片,两部一拼,至少5场《魔兽》就没了。王晔去协调电影院时,个个夸赞这片子牛、组委会创意好,但真正愿意接盘的电影院却寥寥。

  第二个问题是播放介质。《十诫》有三种不同介质,dvd、vhs和u盘,画幅还不一样,容易放错,一不小心画面就会“切头”,放错了就坍台了。

  没票房保证,又如此折腾,还承担风险,但还是要做,因为值得。

  回忆起这件事,王晔几乎手舞足蹈:“我投名状放在那里,如果票卖不掉,以后怎么再跟影院去谈如此艺术的片子啊。但没想到影迷太争气了,一开票10部全卖光。

  “特别想做别人没做过的事。”采访中,王晔反复强调。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因此有了越来越多的“第一次”。

   影迷嘉年华开始显形

  25岁的上海人陆小姐,特地买了一张地铁一日票,在一天内跑了多家影院,抢到了21张电影节的票;

  也有人从电影节开幕的第一天就开始赶场子,从早上10点看到晚上11点,一路从百丽宫赶到大光明,再到正大星美,最后一站是新天地影城;

  几乎所有观众都表示,电影节的票一年比一年难买,好片非常热。如果要看完喜欢的片子,几乎要跑遍全上海。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影迷的文化狂欢。

  豆瓣早在3月份便有资深影迷组织起了影迷微信群。完整放映《十诫》的消息一出,微信群里就炸了锅。群友们早早商量起了抢票对策。

  “一共买到了3张,两张都是朋友帮忙抢的。”看着手机屏幕上“已买到”中长长的影片名单,陈原得意地说。她心心念念的《十诫》,终于要来了。

  在银行上班的朱小艾自称“电影小白”,但电影节开票一小时内,她就在朋友圈里晒出了抢票成果——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名作《地下》和俄国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经典作品《乡愁》。

  朱小艾坦言自己只是“凑热闹”而已,能否看懂这两部,她并无把握。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覆盖了全市45家电影院16个区县,又一次刷新历史之最,此外还增加了进大学、进社区的公益放映。全世界的国际电影节,大概都没人这样做过。高冷如戛纳,一直就是业内人的自娱狂欢,戛纳市民很难买到一张戛纳电影节的票子。

  而“惠民”却一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特色。影迷的嘉年华,就这样慢慢显形。

   本土电影市场缺啥就补啥

  电影节成为众人的狂欢,有其特殊背景。

  市场部总监杨乐乐认为,中国的电影市场刚刚崛起,中国的影迷正在改变观影方式,观众旺盛的文化需求正处于井喷期;可是与此相对的,能够进入中国院线的外国文艺片却较少。这种种落差,造就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满足影迷看片需求的一大出口,也由此变成了影迷的嘉年华。

  有网友给大岛渚的《战场上的快乐圣诞》留言说:听过这首曲子的人,应该多过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能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看到,也是为了纪念大卫·鲍威,算是福利了。

  还有人说,很多年前在那本读得烂熟的《通向电影圣殿》一书里,想看影片排行榜的前三名,今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终于看到了。

  为了这些影迷,组委会思考能不能把放映周期拉长。但囿于国际电影节的规定,目前只能与上海的艺术电影联盟谈版权,将来可能进高校院线,让更多影迷看到好片。

  而接受采访的影迷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电影节不就是给影迷服务的吗?”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想在大银幕上看心仪的文艺片,那就等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吧。

  基于这种种因素,与戛纳不同,上海国际电影节确实更多地面向观众,甚至在有意识地培养观众。

  比如“一带一路”单元里,有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的电影,它们一直以来都很少进入中国观众视野,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文化视角。

  策划这个单元的吴觉人说,那些片子多少受制于工业水平,影片的完成度、精致度或许不够。但对中国观众来说,平时我们在院线里不断被大片熏陶,已经形成固定的观影套路,而这些片子完全打破套路和想象。

  纪录片单元里,还有一部新加坡纪录片《我们唱的歌》。以前在新加坡,讲中文是一件需要很多人抗争的事情。当地的华语学生开始自己创作华语歌曲,孙燕姿等人都是这样一路走下来的。

  “我们的一大特色就是华语电影,但整个华语世界到底发生过什么,许多人并不了解,讲述这些故事的电影特别符合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定位。”吴觉人说。

  对经典的老电影尽量用一个系列完整呈现,也是基于相同的理由。

  国外的电影资料馆、博物馆还有艺术影院,会定期放映经典片。而国内的电影普及教育几乎是空白,所以上海国际电影节自然而然地承担了一部分电影艺术教育的功能,完整放映一系列的经典老片,反倒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

  但这同时也苦了组委会的选片人。

  组委会策划今年做塔可夫斯基的完整单元。之前有电影节播放了他一部分片子,没有放全,原因就在于其他几部版权和素材非常难找。上海国际电影节并不甘心,试图找全。

  电影主管毛丽韫最初去问莫斯科电影资料馆,得知版权方和素材方不是一家。有一部片子机缘巧合在瑞典电影学院找到了。

  而塔可夫斯基的《乡愁》难住了所有人。莫斯科和瑞典的人都表示,完全不知道这片子的版权和素材在哪里,网上也找不到任何信息。最后灵机一动,毛丽韫心想,片子是在意大利拍的,尝试问了意大利的公司,果然找到了版权。

  选片包容、多元、多样……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有意无意间,形成了对大众的一种引导,也是本土电影市场缺啥补啥后的需求释放。

   打破被大佬一统的江山

  跨过了星光熠熠的阶段,现在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承担的使命是推新。

  “亚洲新人奖”的评选,可谓是这个定位的集中体现。所以从去年开始,亚洲新人奖版块全面升级。从两个奖项(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变成六个奖项(最佳影片、导演、编剧、摄影、男演员、女演员)。

  这一改动,给主管亚洲新人奖的王晓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她需要反复和片方解释,新的评奖规则是什么,选片的工作量差不多翻了六倍。

  也是从去年开始,亚洲新人奖有了自己的颁奖典礼,并且从入围制改为提名制。“必须要有仪式感。”王晓强调,如果没有红毯和颁奖礼,就没办法体现我们对新人的重视,仪式感不可或缺。

  青年导演张猛曾经说,“谢谢电影节一直看着我这个导演成长。”他的电影《耳朵大有福》入围亚洲新人奖,此后的作品《钢的琴》和《胜利》都得到电影节创投项目的帮助。《五彩神箭》的导演万玛才旦也获得过亚洲新人奖。两位导演一路走来,显示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孵化青年导演的能力。

  另一个推新的是电影节论坛。

  许多影视企业大佬特别想在论坛上露脸,推广自己的项目。所以,这本是一场大佬们的论坛。从年初开始,负责论坛的杨乐乐每周都能接到十几个电话,对方只有一个目的:上论坛。

  但今年,有一家小小的咨询公司也出现在了论坛上,它叫凡影,几年前,由几位理工科生共同创建。他们用好莱坞调研观众的手法,调研中国电影市场。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特意与大互联网公司保持距离,甚至拒绝过几次融资请求。

  在本届电影节论坛上,这家公司用数据回答了这样几个问题:中国电影票房的上限是多少?中国电影市场的核心受众到底是什么人?

  大佬们不再一统论坛的江山了。

  市场主管范静雯负责创投板块。创投热情逐年高涨,越来越多的买家冲进影视圈。去年35个项目一共开了630场创投会,热闹的场面就好比一车菜,在菜市场被一抢而空。而今年情况更火,还没开放正式预约时,她已经收到600多条预约信息。

  10年前,国产电影非大导演大投资不做,一做必须是《无极》《英雄》那样的等量级,导演翻来覆去也就这么几位。但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逐渐成熟,中小成本的国产电影多了,新导演也迅速成长起来了。今年的创投板块,中小制作成为了主流,这是电影市场成熟的一个标志。

  越来越有底气

  按照国际惯例,一般而言一部影片只能参评一次A类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换句话说,如果片子给了上海,就不能参评戛纳、威尼斯、柏林电影节。能否争取到好片参赛,是一个电影节影响力的直观体现。

  毛丽韫听说,名导赫尔佐格今年拍了一部新片《盐与火》,她早早盯上了,但是怎么找到版权方,起初没有一丝头绪。有一次,她偶然在一家电影公司的介绍目录里,看到赫尔佐格这部电影项目的名字,组委会赶紧要来了样片,看完觉得不错,立即发出邀请。

  几番沟通,出品方终于同意该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

  争取每一部名导的片子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也是对电影节魅力的测试。上海国际电影节一次次成功通过测试,背后是迅猛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

  多年前,可能很少有人料想得到,有一天我们的国产电影票房会超过《星球大战》《美国队长》等好莱坞大片;人们也很难想象,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突破440亿元,全球第一的票房规模指日可待;一批中国企业和资本,直接杀入全球;新公司、新导演不断涌现……这些客观环境,让上海国际电影节越来越有底气,安心专注于“华语、亚洲、新人”这3个定位。

  犹记得10年前,国外一位电影学院院长一度对中国媒体感叹:“上海国际电影节除了规模是国际级的,其他方面还有距离。

  当时,电影人这么回答:“做到真正的国际级,这一天不会太远。

  而今年,当看到上海国际电影节公布的评委会名单时,许多人最初的惊讶是:天啊,你们是怎么请动了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担任评委会主席的?

  面对这个问题,王晔俏皮地眨眨眼:“要不你们也请请看?

  其实原因简单:埃米尔喜欢上海,喜欢中国文化,看中中国的电影市场,当然,更欣赏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与众不同。

   电影节之思

  中国的电影市场刚刚崛起,中国的影迷正在改变观影方式,观众旺盛的文化需求正处于井喷期;可是与此相对的,能够进入中国院线的外国文艺片却较少。这种种落差,造就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满足影迷看片需求的一大出口,也由此变成了影迷的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