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里最挤·盘点篇
其实,白领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拥挤。从上下班的高峰期,到周末节假日的血拼,再到足球赛和明星演唱会……在生活中,上海到底有哪些“危”“挤”点?《申》报记者做一盘点。
【交通篇】
·地铁
人群最集中点:世纪大道、人民广场、上海火车站、广兰路、彭浦新村、张江高科、6号线东靖路站至金桥路站、8号线杨思站……
上海轨交交通工作日客运量保持在800万乘次以上,高峰日可超过900万乘次。地铁成为了上海人流量最大的交通,曾有地铁乘客这么形容“带着饼干上车,带着面粉下车”。应对如此大客流的考验,上海地铁采取了不少安全措施。
元旦期间,16号线罗山路、龙阳路站等站点人流较为密集,工作人员设置蛇形通道维持秩序。节后首个工作日,16号线周浦东、鹤沙航城、惠南三站将恢复实行常态限流措施。
上海轨交运营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常态情况下我们通过采取关闭一些闸机或售票机,来延缓车站的乘客进站速度。根据现场客流情况,还会强化一些管控措施,比如对一些换乘枢纽站采取单向换乘停止、或者双向换乘停止的方式。”
上海地铁的屏蔽门以前是节约能源用的,防止地铁的空调风逃逸到隧道里。但是之后发生了乘客被挤下掉到铁轨上等事件,屏蔽门变成了一道安全门,充当着防护栏的作用。不仅以2号线为首的一批之前建造的地铁线路装上了防护栏,新建线路的站台也全部都有防护栏的设计。金沙江路等站月台有几段与楼梯连接的部分,乘客够站立的空间很小,一旦乘客走上楼梯之后不往里走动,这一段狭窄的月台就很容易在短时间聚集太多的人,安全隐患非常大,防护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公交
最挤的公交线:576、25路、921路、451路、 992路、 37路、 67路……
25路公交车的特点是线路长,从杨浦的平凉路军工路,一直开到虹口的南崇明路崇明支路,早高峰时段,杨浦居民一般会乘该车到大连路地铁站或四川北路。“高峰时的25路,司机都不敢开门,一开门搞不好从前面挤进去3个,就会从后门掉下来6个。”每一次靠站,每一次上下车,都像是一场肉搏战,不要说乘客了,就是司机和售票员都感到手足无措。每进来一名乘客,司机都得扯着嗓门吆喝着,“动动哎,往后面动动!”车子每一刹车,不时有声音此起彼伏,“哎哟,我的脚!”
为了应对大客流,公交公司有不同的方案:增设多列高峰区间车、采取不定时发车模式、视运营情况调整运营线路、运营时间和运营模式、开设公交专用车道等。
公交车的信息化也是一个发展方向。近期出现在上海街头的公交电子信息站牌,能显示下一班车的到站时间,未来,还将纳入轨交班次、城市突发信息预警等信息。
公交站的座椅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人舒舒服服地坐着,而是让等车站累了的人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然后赶紧离开。而过于舒适的设计会让人更长时间占用座椅,影响人员的流动并使得别的站累的人也没法休息。
票务员可以帮助乘客解决线路咨询、售票找零等司机不方便解决的问题,参与维持车上秩序。同时车上售票能够减少登车时间,提高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