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上海双年展 随你怎么想,看不懂也没关系
图片说明:《真相或:如何教钢琴学中文》 图片提供: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始创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届,几乎成为沪上也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艺术展览之一。这一次的主题是“社会工厂”,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来自德国,年轻,注重观念。在这个主题下,是一个庞大“容器”——我们生产什么又毁灭什么,我们在创造怎样的世界。写在导览手册最前面的是一段梁启超的文章:“其(小说)为用之易感人也又如此……既已如空气如菽栗,欲避不得避,欲屏不得屏,而日日相与呼吸之餐嚼之矣。于此其空气而苟含有秽质也,其菽栗而苟含有毒性也,则其人之食息于此间者,必憔悴,必萎病,必惨死,必堕落。”
无从得知为什么要把这段话写入导言里,想必是点睛之意。记者猜想,这大概说的是如今我们与社会的关系——生产什么又会反过来消费我们什么。
是这样吗?
什么都可以往里塞
作为一个从2000年就开始关注上海双年展的“资深”观众,记者认为,这一年的双年展是最不易解读的。采访过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专门请他讲解过“社会工厂”的定义,开幕展发布会也认真去听了,仍然是一头雾水。
安塞姆说,这个主题旨在探讨若干问题:我们正创造怎样的世界?同时我们又在毁灭什么?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连通,计算机技术日益渗透并影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本流动日益加快,各种图像充斥我们的视野,因此“社会工厂”一词与文化、创意及情感性创作息息相关。在这个没有边界的“工厂”中,主观性的生产面临着危机,社会生活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成了人们恣意映射和放大的对象,成了当代唯一最重要的前沿领域——它似乎也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变迁。
他想要用这个展览来提出问题:可以创造社会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更复杂的社会关系吗?“自我”形象的塑造可以被缩减为一个标签吗?数字化创造了新型的“社会工厂”,不是由生产线构成,而是运算法决定,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审视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不管它叫什么,总之就是展示环绕于我们周身的这个世界的种种方面就是了。
如此看来,任何主题,任何创作,都可被容纳于这个空间。所以,别再想什么命题作文了,这个题很大,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塞。
一架钢琴的“实事求是”
在展馆入口的大厅中,放了一架改造过的三角钢琴,通过一定的程序设置,每过几分钟就会演奏出"实事求是"的模拟声,并将这四个大字映射到对面的幕布上。
看过“九级浪”以及“千手观音”(之前蔡国强以及更早展览入口处的装置艺术)这样巨大的作品,钢琴相对渺小的“体型”,让空间忽然显得空旷了。
策展人为什么把这件展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安塞姆的回答出人意料:1978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参照点,也是中国步入现代化的转折点。邓小平宣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原则。此前,毛泽东曾告诫党内,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区分对待客观事实与主观想象。
原来,这还真是我们熟知的那个“实事求是”的源头!或许,这也是展览中出现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那段话,出现鲁迅刻像的原因。策展人认为,“实事求是”是中国近30年来社会变革的思想根源。这架钢琴是如何探讨问题的,记者尚未理解,但每隔一会儿就把四个字投射到墙上,真的是想表达安塞姆·弗兰克的意图吗?
不要漏过每个角落
说实话,上海双年展这么多作品,如果每一个都要仔细琢磨,一天时间肯定不够。有一些作品不太起眼,很容易一闪而过,记者在这里认真提醒观众:“这些也是展品”。
底层扶手楼梯的背后,摆着一架堆满瓶瓶罐罐的手推车,一滩水,旁边地上还有一双胶鞋。记者路过这件装置作品好几次,都以为是开展时参观人太多,保洁阿姨来不及收拾干净。实际上这是一件混合媒材的装置《世界海洋》。据说水箱中的水来自地中海、黑海、大西洋、印度洋等。每天水箱里都会有一部分的水漏到地上,再自然蒸发掉,留下一层盐花——在地上最终画出痕迹的图案。不解释你能看懂吗?
二楼中间过道上有一件互动性很强的作品,有几个人坐在那里,念唱手中的文字。好吧,这太像是看累了展览的人坐在那里休息了。其实,这是一件表演作品,名叫《新闻蓝调》。观赏方式是,你应该站到他们身后,读读他们手中的报纸,看他们是如何在领队的指引下完成这首报纸歌的。据记者观察,现场观众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件作品,大多数人头也不回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