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完工 为历史造像替时代发声
东方网7月31日消息:从50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到元代的黄道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上海解放,从《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到小提琴曲《梁祝》面世,从陈毅市长指挥抢救杨树浦电厂到巴金伏案写作,从浦东崛起到世博会成功举办……凝结着上海历史文化记忆的“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近日完工,全部100件作品由中华艺术宫收藏,同时结集成册与广大读者见面。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从2010年开设启动,历时5年,不仅用美术作品梳理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展现了城市文脉,而且在艺术创作的组织方式、美术工作者的艺术原创力和人才培养、国家收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制等各个方面均有创新和突破。
上海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新标志
“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由上海相关部门出巨资组织的大型美术创作活动,也是上海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一个新的标志。这个新的标志,就在于在艺术崇尚自我、表现自我与极端个性化较多的当下,许多美术家仍能坚持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反映上海历史文脉的主题画作,并以当代人文关怀的审美视角深入到历史的空间;这个新的标志,更在于在影像媒介异常丰富与发达的今天,许多美术家仍然坚守着传统造型艺术的表现方式,在借鉴与汲取当代艺术观念与语言的同时积极推进架上艺术的当代性表达。
美术评论家朱国荣教授介绍,这项美术创作工程无论是前期准备、创作实施还是作品后续的收藏、展示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上海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如创作工程正式启动前,已有一部分人员参与其中,不过他们不是美术家,而是一批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他们在浩瀚的上海历史史料中筛选出能够代表上海文化源头和发展脉络的题材,经过多次座谈讨论,听取意见,反复梳理,最终确定了100个创作主题。
他们的工作为之后开展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导入途径。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认为,在全球架上艺术受到冷落的当下,上海仍能策划、组织和实施这一历史主题的美术创作工程,显示了对历史与文化的重视和魄力。他尤其称道"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完成后,能够长期在中华艺术宫陈列,"在国内你几乎找不到第二个美术馆用美术作品来陈列城市的历史",他认为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项美术创作工程具有原创性,"也开拓了中国美术发展长期陈列一段历史的成功案例"。
提升美术家的艺术原创力
"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创作项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重大艺术工程的实施,提升了美术家的艺术原创力,锻炼了既有的创作队伍,又培养了一批新人。据上海市文联主席、工程评审委员会秘书长施大畏介绍,像"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这样的主题性创作,对艺术家的原创力是一大考验和提升。作为有出息、有追求的艺术家,不能完全为市场所左右,而应该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真正能体现一个艺术家创作水准的,还是那些发自艺术家内心、与时代气息紧密相关的原创作品。那些题材重复、画法雷同的所谓迎合市场的商品画,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没有多少价值。青年艺术家毛冬华对记者说,她是头一回参加如此重大题材的创作,创作过程中几易其稿,不断遇到瓶颈,挑战很大。但是,今天回过头看,许多人都说她经过这次"创作锻炼",水平长了一大截。
施大畏表示,优秀画家创作重大题材、重大主题作品,从短期看可能未必有多少市场收益,但是在艺术的提升突破上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有专项资金对这些画家进行资助,就能使其安心创作。上海这次策划、组织和实施"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是对国家收藏当代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成功尝试。现在不少地方的博物馆、美术馆也有一些国家专项资金用于收藏艺术品,但大多是收藏古代、近代或者现代艺术家的艺术品,很少用于收藏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施大畏认为,如果国家机构现在不出资收藏的话,今后优秀当代画家的优秀作品一旦流散到市场再要收藏,付出的代价可能更高,而且未必能够如愿,"因为一个画家的创作高峰是有周期的,国家机构的收藏最好是与画家的创作高峰周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