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上海北斗基地:集聚融合创新 成就中国人的"GPS"[图]

11.09.2014  09:33

上海青浦北斗西虹桥基地

上海青浦北斗西虹桥基地一期、二期效果图

  东方网记者王丽琳9月11日报道:说起北斗,你的脑海会浮现出什么?是遥远的星空、卫星命名、航天技术,还是军事武器?事实上,这些都只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部分,在上海青浦北斗西虹桥基地,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正在酝酿一场产业革命。

   北斗”应用落户上海 集聚配套产业链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BDS),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Galileo)之后,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正在建设的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可广泛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既具备GPS和“伽利略”系统的定位信息接收功能,又具备短报文发送功能。

  自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区域性正式服务以来,由16颗导航卫星组成的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了我国及周边地区在内的亚太地区。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分析,201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年产值接近700亿,导航定位应用终端社会总持有数量达到8000万个左右。预计到2015年产业年产值将超过2250亿,到2020年,该产业的国内用户规模将达到世界第一,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成为极为重要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2013年6月21日,北斗导航卫星长三角应用示范工程在上海启动,“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也由总装备部和上海市政府正式授牌。目前,基地创新孵化区一期已驻满企业,1.3万平米的办公楼及舒适园区环境为进驻企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基地创新孵化区的扩建工程也即将启动,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园区新建4万平方米的工程,为园区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配套,而总部研发商贸区和配套生产加工区也计划于明年启动建设。

  据悉,基地有效集聚了上海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的优势资源与竞争力,融合和产生新的增量资源。目前,基地已有包括上海华测、华力创通、威固、位盟、海积等30余家导航与位置服务优势企业和业内精尖机构入驻园区,并就重大项目落地和产业带动作用达成实质性合作。

   民用北斗: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如果把GPS比作收音机,那么“北斗”就相当于卫星电话。“5·12”汶川地震中,“北斗”这种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就派上了大用场。震后,灾区通信瘫痪,救援部队紧急装备了1000多台“北斗一号”终端机,武警四川总队一支小分队就靠这个终端机发出了来自震中的第一条短信。

  当然,北斗的作用还不仅仅体现在军事、救援等特殊场合,在我们的生活中,北斗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佩戴上“北斗校徽”,孩子若是丢在了校车内,老师或校车司机的智能手机便会收到报警信号;戴着“北斗收音机”逛公园,老人不小心摔倒,家属也会马上收到报警信号并能立即确定老人位置。由上海牵头的“长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其中,针对重点车辆监管、老人儿童监护、高精度定位等应用,将推广5万台北斗终端设备,该示范工程的建设周期为18个月,总投入1.9亿元。

  针对城市大众位置服务应用需求,上海将建设个人乘用车、大众商业消费、特定人群等的北斗位置服务应用系统。其中,以上海青浦区为重点示范应用区域,通过提供终端和推送服务等方式,完成20000台北斗个人终端在老人、儿童关爱以及旅游、环保等科技民生领域的推广应用。

  针对城市安全管理和智能交通、物流领域的建设需求,上海还将建设涵盖危化品运输车、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公交车等的北斗卫星定位服务管理系统,如完成10000辆危化品运输、长途客车、旅游包车等重点车辆北斗终端部署,形成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能力。

  园区管理公司——上海西虹桥导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坚跟记者表示,对于北斗将来在各领域推广应用,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目前在青浦区范围内推广的北斗终端,不只搜集定位信息,同时融合了一些其他信息一起推广,比如针对老人的终端,可以同时监测血压或者心率,针对儿童的终端可以方便家长和老师更好地进行教育管理。而北斗的定位系统就像一个切入点,不仅可以进行个人定位,同时可以进行数据搜集,提供更多大数据方面的服务和分析,为更多民政工程提供数据支持。

   挑战与瓶颈 如何成为中国人的“GPS

  谈到个人定位,许多人会第一瞬间想到GPS定位,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长期以来独步天下,垄断了全球军用和民用市场。由美国提供的GPS服务虽然大多数时期会免费提供信号,但一到关键时刻也会“变脸”,例如战争或者军演,往往让一些国家感觉如鲠在喉,想要不受他国制约,研制出属于自己卫星导航系统迫在眉睫,而北斗卫星导航就这样应运而生。

  北斗的优势在哪里?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秘书长苗前军曾如此形容现在的竞争格局,如果说GPS胜在成熟,“伽利略”胜在精准,“格洛纳斯”胜在抗干扰能力强,那么“北斗”的优势则在于开放性和互动性。世界上其他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用户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北斗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用户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用户的情况。

  即使如此,北斗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瓶颈,目前,北斗导航芯片价格仍偏高,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商用,以及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破解之法并不难觅。通过继续扩大芯片产量,在芯片上集成更多功能,让用户数量达到更大规模,芯片价格自然就降低了。但如何推广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呢?若只是一味强制安装,恐怕亦很难真正得到认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估计,GPS目前垄断国内导航产业95%以上。导航系统应用大户手机端,也照旧是GPS的天下。手机和GPS的集成已经成为了行业规则。如何突破GPS的高度垄断成为北斗导航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李坚透露,目前北斗产业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禁止GPS,而是尽可能采取兼容的模式。据悉,当前北斗导航如果不考虑成本因素,为完成产业战略布局,还是够用的;但对于量大面广、价格敏感、用户自由选择度高的手机定位、乘用汽车导航设备而言,大规模产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正是因为上述不足,因此目前项目组采取的策略就是兼容GPS。一方面尽可能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利用现有的GPS服务填补精度上的空缺,并逐步实现替代。

  在国产的旗号下,怎样提高用户体验变得尤为重要,这也直接影响到用户选择。此外,北斗系统如何保护用户隐私,避免类似“苹果”这样的“后门事件”也尤其重要。虽然目前北斗与GPS尚有差距,但可以预见,属于我们自己的定位系统已具雏形,正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