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版界实践独有的评估体系十余年

01.03.2017  18:35

  49项——在日前公示的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534个拟资助项目中,上海出版界入选项目再创新高。其中,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以29项位列全国各大集团之首。每年早春公布的国家出版基金评审结果,成为出版界瞄准精品出版的一个风向标。而在上海,每年3月,还有一份低调启动的“考试”已坚持了10余年,那就是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出版社社会效益评估”。

  2004年,在上海文化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原“双效益”评估体系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上海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估体系。每年3月至10月,由出版单位自评、专业协会考核、专家综合评估等三个环节组成的评估过程细致入微,最终形成的不只是一个分数和名次,还有一份针对性极强的“成绩单”——评估报告。这一在全国出版界独有的评估体系,经过10余年实践,不断适应出版业形势发展,推动上海出版界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精品力作迭出。

   评估须符合行业规律和特点

  “评估是不是有效,要看接受评估的单位是不是认可。”市新闻出版局出版管理处处长王莳骏说。如果把上海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估看作一场考试,上海38家出版单位作为应试者对于评估的科学性最有发言权。王莳骏介绍,以“上海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估体系”为模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都进一步完善制定了本单位的社会效益评估办法,“这说明,在出版专业领域里,这套评估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这是一套什么样的评估体系?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究竟如何量化考核?记者见到了一摞厚厚的表格,记载了评估体系的5个方面考核指标,包括出书结构、内容和装帧质量、编校质量、突出成果和违规活动,前三项为基本分,计100分,后两项分别为加分和罚分。其中,出书结构包括重点书比例及完成情况、重印书比例及完成情况、业务范围内需要确保比例的主要品种或门类完成情况及五年规划和特别任务完成情况等4项具体指标,占比40%;内容与装帧情况占45%,编校质量情况占15%。

  “社会效益总体来说是比较感性化的东西,主观性相对较强,但要开展评估工作,就必须要有符合出版行业规律和特点的量化指标,同时又必须顺势而为,不能逆规律而行。”王莳骏介绍,在这套社会效益评估体系中,以出书结构的4个具体指标为标志,重点评估出版社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市场面前坚守专业,发挥专长,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市场定位,进而引导出版社重视专业分工和出书特色,鼓励出版社在某一领域做深、做精,形成独特的品牌。

   以重点书遴选保证专业出版质量

  “坚守专业出版之路,坚守规划出版之路。”这是很多出版业内人士眼中的“上海出版”。作为除北京中央出版群以外的最大地方出版集群,上海每年新书品种从10多年前的9000余种,发展至今已达每年近15000种,基本应合了中国图书出版业近10来年的发展轨迹。从出版数量来说,中国已成毫无疑问的出版超级大国,而要迈向真正的出版强国,关键要看出版的专业化程度能否达到一定高度。就在今年2月,上海又有8家学术·专业出版中心揭牌,至此,本市学术·专业出版中心数量达到20家。而在世纪出版集团此次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29个项目中,集团旗下10个学术·专业出版中心单位囊括了28项。

  “长期以来,上海出版之所以能成为地方出版的一个高地和一片风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坚守专业出版之路。”在上海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估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隐形抓手——重点书遴选。王莳骏介绍,市新闻出版局每年组织专家从上海各出版社上报的重点图书中再精选出约350种列入年度上海市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并在社会效益评估中作为重点考察,确保了上海出版精品战略的实施。

  在“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上海总计有98种出版物入选,占全国总数的9.12%,保持了在全国长期规划项目上的领先地位。

   评估结果除了名次还有“干货

  如何保证评估客观、公正、有效进行?一个由出版业资深人士组成的专家团是评估后台的重要力量。在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这支人数固定在20人左右的专家队伍中,多是副社长、副总编级以上的退休老出版人,他们不仅长期从事出版工作,并对某一出版专业领域知根知底,有较高的专业理论造诣和影响。根据不同专家的专业特长和学科分类,除了打分考核,每位专家还负责对2至3家出版社进行长期跟踪,每年撰写评估报告。

  此外,市新闻出版局还分别委托上海市编辑学会和上海市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每年对出版社的编校质量和书籍装帧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和评估。

  每年评估结果出炉,除了社会效益排行榜、出书结构排行榜、出书质量排行榜等三张榜单,每家出版社还能收到一份专属的出书情况发展评估报告。对业内人士而言,评估中所涉的一些硬指标,如重点图书出版周期、出书结构、图书质量等都是很耐分析的“干货”。除了名次先后所涉的荣誉及督促,这场评估更像是出版社每年接受的专业咨询,为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指导。

  “出版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出版的使命就是要生产出在时间和民众面前留得下的文化产品。”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出版的社会效益必然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这是出版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也是上海出版界坚持“社会效益评估”的基础和动力。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