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搏大”,上海农业产业向优势特色要品质效益

09.02.2017  23:33

新近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明确“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明确“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也提出,“着力构建粮菜经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多样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明确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布局为“以保护和升级已经形成的专业产区为主,地区之间错位发展,着力推进浦东西瓜、水蜜桃,奉贤黄桃、蜜梨,松江水晶梨,金山蟠桃、特色瓜果,青浦草莓,嘉定葡萄,崇明柑橘等十大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园区建设”。

本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如何?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效果表现如何?,日前记者作了一番探究。

        优势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

18.98万公顷的郊区耕地面积,210万亩、约100万吨的粮食生产,130多万亩次的蔬菜播种面积,约250万头、1800万只的生猪和家禽出栏量,约30万吨的鲜奶产量……无论从哪个数字看,尤其是在两千多万人口的城市规模对比下,上海是名副其实的“小农业”,存在土地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缺陷。

如何在如此小的耕地面积上“以小搏大”,通过郊区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丰富上海都市农业的内涵,推动上海都市农业走出一片新天地?

在上海南端的金山区,沿着金石公路穿过蟠桃长廊、越过蟠桃河桥,吕巷水果公园就展现在眼前。随着近年来该区在原有蟠桃产业基础上,加强规划布局,整合区域内葡萄、黄桃、草莓、蓝莓、樱桃、猕猴桃、冬枣、西甜瓜、火龙果等产业,通过集聚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高起点规划并高质量建设,吕巷水果公园目前已经成为集生产种植园、水果科研园、采摘游乐园、观光休闲园、文化体验园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园区,每年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品牌效益不断提升,水果总产值已占到吕巷农业总产值的35%,成为吕巷农业的主导产业。

而在位于上海北部的嘉定区马陆镇的马陆葡萄主题公园,把葡萄种植、包装、销售,产品展示、观光采摘、消闲娱乐以及“美景、美食、美酒”融为一体,提供有创意、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为市民打造了一个生活型与生态型相结合的高品位农业休闲和科普场所,实现了“一产的接二连三”。都市农业发展新模式及一年一届的马陆葡萄节,不仅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大大促进了当地葡萄的就地销售,更使单一的葡萄生产、销售发展为集群式农业休闲娱乐,形成了融产、销、游、研、赏于一体的葡萄产业,小葡萄做出了大文章。

这是近年来本市推进各涉农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突出产品区域特色,拓展产业功能的一个缩影。目前,本市农产品区域布局总体趋于合理,各个区优势特色产业不断突出,形成了浦东新区水蜜桃、西甜瓜产业,嘉定区葡萄产业,青浦区草莓、茭白产业,金山区蟠桃、西甜瓜产业,奉贤区黄桃、梨产业,松江区梨、花卉产业,崇明区柑橘、芦笋、西红花产业的总体格局,实现了各个区优势特色农产品错位发展、突出区域特色布局,都成为支撑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规划和引导是起了重要作用的。”上海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本市各级农业部门以强化政策引导、抓好技术指导为抓手,通过有序推进150余个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项目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积极创建150余家市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多措并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开发农业节庆旅游,拓展产业功能,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一个最显著的案例是金山吕巷水果公园。吕巷镇是金山区的农业大镇,被誉为金山的“生态绿核”。近年来,吕巷镇紧紧围绕把现代都市农业与观光休闲旅游有机结合的路子,积极推进万亩水果公园建设。首先是加快农业资源整合,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吕巷“543”工程(即建成一个千亩蟠桃核心示范区、成立一个蟠桃研究所、扶强一个“皇母”蟠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一个蟠桃产业带、做亮一个“皇母”品牌的蟠桃产业“五个一”工程,建设“万亩蟠桃园、万亩果蔬园、万亩设施粮田、万亩生态林”的农业基础设施“四个万亩”工程,打造“百里花园、百里果园、百里菜园”的“三个百里”)为依托,建设综合性生态水果主题公园。其次是大力推进“1+10+20”三层次品牌农业建设,“1”是以“一区一环一带”为布局重点,重点打造吕巷水果主题品牌公园;“10”是在生产经营组织上,推进“皇母”、“施泉”、“保勤”、“敏蓝”等10个以上的品牌果园建设;“20”是积极推进皇母蟠桃、施泉葡萄等品牌水果和以吕巷白龙糕、吕巷土布等为代表的20种以上的品牌农业衍生品发展。

在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特色形成中,当地有关部门则从把好“选址、选人、建设、运行”关,夯实农场发展基础;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农场稳定发展;提供培训、技术指导和全方位服务,建立考核退出机制等多个方面,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这一创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创造了条件。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家庭农场79家,不仅生态效益显著,更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成产品质量效益风向标

为优化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国家制定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两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对于形成大宗作物产业带、提高产业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则是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形成优质特色农产品产区、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特色农产品新产品、新品牌、新品种大量涌现,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技术条件、空间布局、市场竞争力均发生较大变化,2014年,农业部对第一轮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行修编,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充实调整特色农产品品种范围和优势区布局,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推进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10类144种特色农产品。

规划》还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要求,规划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并细化到县。本市嘉定、金山、奉贤、崇明的葡萄,金山、奉贤的特色桃,嘉定、金山、崇明的太湖猪,浦东新区、奉贤、崇明的优质地方鸡分别被列入《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表》。

经农业部同意,上海在全国率先“整建制”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规划》中特色农产品品种调整中主要考量的“产品品质独特,功能特殊,有一定认知度;产品具有一定的规模,产业可延伸性强,有进行市场开发的价值;目标市场相对明确,现实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或具有潜在市场需求”三个原则,在某种意义上为入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背书”。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马陆葡萄就以其规模和效益闻名于大江南北。1992年,马陆葡萄研究所成立;2000年上海市葡萄研究所挂牌,2003年马陆葡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马陆葡萄主题公园开园。30多年来,马陆葡萄历经“产量效益”、“质量效益”和“品牌效益”三个阶段。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安全、卫生、优质的水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2006年“马陆”牌葡萄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两次“上海名牌产品”以及本市唯一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的葡萄品牌……一系列品牌认证,实际上也是一系列的“品质认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过去的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从主要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如何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2016年举行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有效的办法就是创品牌:第一,要靠市场来推动;第二,要靠生产经营者自我约束和自我塑造;第三,品牌化要有优质优价的条件和环境。

马陆葡萄主题公园这一旅游产品的开发产生了良好的带动效应:马陆镇现有葡萄种植面积近5000亩,种植户547家;葡萄平均售价在每公斤40元左右;亩产值由原来不足1万元,上升到目前2万多元;全镇葡萄年产值达亿元,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3~4倍。

芦笋自1980年从美国引进到崇明试种以来,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经历了生产出口加工白芦笋的政府指导型和生产鲜食绿芦笋的市场经济型两个阶段。目前绿芦笋已成为崇明标准化设施菜地的主栽品种,75%以上的面积都以种植绿芦笋为主。全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崇明芦笋种植专业合作联社破解了过去松散组织方式的弊端,以上海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白狗牌”进行统一市场营销,不仅成功开拓了长沙、武汉、青岛、福州等芦笋销售新市场,还探索了统一品牌、标准、价格、销售、结算的市场运作新机制。在芦笋销售市场,合作联社掌握了定价话语权,绿芦笋生产开始由传统的生产决定市场向市场引导生产发展,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化经营机制。

上海长期以来是中华绒螯蟹的重要养殖区,特别是种源方面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年产蟹种占全国的15%,崇明岛很大部分农民以培育蟹种为生,种源产业为蟹农致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本市大力发展生态养蟹模式与技术,建立了上海特点的大规格成蟹生态养成的“松江模式”和“崇明模式”。上海成蟹的养成规格、产量和品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上海本土生产的大闸蟹每年获得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最佳种质奖和最佳口感奖。崇明河蟹一改以前“乌小蟹”的形象,华丽转身为“崇明清水大闸蟹”。上海河蟹从以前的按斤销售,已逐渐发展成按只销售,蟹农的致富增效极为明显。当前上海的蟹种亩经济效益在6000元以上,商品蟹的亩经济效益在10000元以上,出现了蟹种提前预定、商品蟹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布满“科技底色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具有地势偏低、地下水位高,温热潮湿、雨水偏多,耕地面积小、复种指数高等特点,不利于多种作物生长。因此,除了农业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在本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发展特色农产品要以科技进步来保障特色农产品特有的品质,加强种质资源驯化,改造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稳定和增强特色产品的品质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着眼于特色农产品产业整体开发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产业化经营,建立完整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提高特色农产品整体竞争力。”这是《规划》提出的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科技支撑原则和产业开发原则的主要内容。

事实上,本市在提升农产品品质、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上,下足了技术指导的功夫。近几年,本市以瓜果产业技术体系等为依托,不断引进筛选优良品种,西甜瓜、草莓、果树等经济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0%,特色经济作物优良品种示范和推广等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为产品品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依托农技推广部门,大力推广促品质提升的栽培技术,主要以设施栽培、避雨栽培促品质提升,据初步统计,本市葡萄、西甜瓜、草莓设施栽培、避雨栽培比例分别达到75%、88%、和85%,可有效减少病害发生,在果实成熟期还可以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含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态物含量。再配套推广疏花疏果等控产技术、增施有机肥和配方肥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等,在产品品质提升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

在上海初具规模的优势特色农业案例中,处处充满着“科技底色”。

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开始投资7000万元,建造10条一、二次隧道发酵房,改建部分传统蘑菇房,利用世界先进的荷兰双孢蘑菇智能化自动控制设备和技术,生产过程采用电脑控制,完全实现了工厂化、标准化、自动化、周年化生产。双孢蘑菇现代化种植能使每个栽培周期缩短到55天,每间菇房全年可循环6个周期以上,实现每周期单产达30公斤/平方米,全年每平方米的总产量是农民传统生产产量的20倍。同时,发酵技术和高温灭菌金少了碳排放和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了产品品质。

在上海河蟹的养殖发展过程中,通过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逐渐形成了本市“良塘、良种、良法、良人”的河蟹养殖核心内容,选育出了国家级“江海21”河蟹新品种,并在生产上积极应用,使上海成蟹养殖的良种覆盖率已达60%;在河蟹良种选育技术、大规格亲蟹繁育技术、配合饲料研发技术和蟹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大力培育和使用河蟹产业的研发人才、产业开发人才和技术应用人才,形成全国河蟹技术研发高地和最强人才库等。

马陆葡萄公园则利用根域限制下的半基质栽培模式,发展葡萄观光旅游,可使培肥土壤面积由传统的每亩667平方米,缩减为不足100平方米,物联网技术、小平棚T型架、机械化生产、供应期延长至8个月都出现在该公园新一轮“升级换代”的技术列表中。

与此同时,本市积极探索、总结、推广种养结合和林下经济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逐渐形成了包括金山枫泾“稻虾共作”、青浦农业园区“稻蛙共作”等模式在内的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包括松江“三三制”种地养地结合模式、奉贤利用农业废弃物种植食用菌等在内的生态循环模式;包括崇明林下种植食用菌、上实农业公司林下种植中药材等在内的生态高效经济模式等。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以标准化池塘建设为基础,根据河蟹生物学特点与生态学要求,建立水草、水生生物(如螺蛳)、水质调控这“三水”有机融合的生态系统,营造水体森林,构建出水草茂盛、水生生物丰富、水体清澈的养蟹环境。当前,养蟹池塘的许多水质指标已优于水源水体,从养殖基础上保障了河蟹养成产品的“舌尖上安全”。

记者 张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