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民科学素质居全国首位 助推科创中心建设

23.06.2016  09:32

  犹如一对“天使之翼”,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一道,共同托起创新发展。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上海,科普种子是否广撒网、入人心,公民科学素养很有发言权。今天(22日)最新公布的2015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快速增长,2015年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达到18.71%,位居全国首位。

   科学素质快速增长

  从2010年的13.74%,到2015年的18.71%,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连续两次位居全国第一,圆满完成了“十二五”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过17.24%的目标任务。特别是,2015年较2010年的公民科学素质比例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上海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增长迅速。与国际数据相比,上海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已超过美国1999年的水平(17.3%)和欧盟2005年的水平(13.8%)。

  细看上海各年龄段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都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中青年群体的科学素质水平较高,上海市18至39岁年龄段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28.37%。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科学视野”有所下降。40至54岁和55至69岁年龄段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则分别降至9.12%和6.43%。而上海男性的科学素质水平高出女性10个百分点,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市科协普及部部长刘健告诉记者,这得益于近年来上海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上海市公民利用科普设施及参加科普活动机会较多。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公民参观过的各类科普场馆,按比例排列依次为:动物园、水族馆或植物园(72.2%),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49.4%),自然博物馆(39.6%)。

  而且,上海市公民对各类科普活动的知晓度较高,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参与度高于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在过去一年中,上海市超过60%的公民参加过或知晓各类科普活动。公民参加过各类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比例依次为:科技展览(34.7%)、科普讲座(22.7%)、科技培训(11.1%)和科技咨询(9.5%);对于科技周、科技节、科普日这种大型群众性科技活动,参加过的公民比例为15.0%,没参加过但听说过的公民比例达到55.8%。

   互联网+”科普最热门

  “掌上科普”正在流行!互联网已成为上海市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超过七成的上海市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

  调查显示,87.8%的公民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电视仍是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但是,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增速最快,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达到71.4%,已经超过了报纸(47.7%)位居第二位。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其他主要渠道依次为:广播(24.2%)、期刊(22.2%)、亲友同事(21.3%)和图书(14.5%)等。

  想要“爱上科学”,你会去哪里寻找?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能看出“互联网+”科普的火热程度。上海市有47.5%的公民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首选渠道;在获取科技信息的首选渠道中,电视(33.9%)和报纸(11.9%)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极少数公民将广播(2.4%)、期刊(1.7%)、图书(1.5%)和亲友同事(0.8%)等作为获取科技信息的首选渠道。

  潮水般的网络科普信息中,微信里的“科学世界”最丰富。微信已经成为公众看科学的第一网络渠道,占到“互联网+”科普的82.7%。其次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81.6%),以及腾讯网、新浪网、新华网等门户网站(79.1%)等。另外,微博(53.6%),果壳网、科学网、百度百科等专门网站,也是上海网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最常用渠道。

  不过,人们爱看乐转微信里的科普小贴士,却未必都相信。在各种互联网科普渠道中,微信和微博的相对信任度最低。令人意外的是,果壳网、科学网、百度百科等科学类的专门网站在市民眼中的可信度,也相对不高。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信任度,则是最高的。

   积极支持科技事业

  科技并不冷,在上海市民眼中,这两个字很容易成焦点。调查中,上海市民对科技信息的感兴趣程度较高,科学新发现、新发明和新技术、医学新进展更是最吸引眼球的科技关键词,爱看比例均高达80%以上。在各类科技发展信息中,上海市公民最感兴趣的科技发展信息是环境污染与治理,感兴趣的公民高达89.7%;其次感兴趣的科技发展信息依次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宇宙与空间探索、遗传学与转基因技术和纳米技术与新材料等。

  爱看科学,就真的懂科学吗?上海市民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例如,在上海公民是否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并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充满期望中,有85%左右的上海公民赞成“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治疗艾滋病和癌症等疾病”、“尽管不能马上产生效益,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现代科学技术将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便捷、更舒适”等观点。

  上海市公民对科技发展持积极支持的态度,教师和医生等科学技术职业是上海市公民心目中声望最好和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与全国总体相比,上海市公民对低碳技术、核能技术等公众有些困惑的科技应用领域,持更加明确和理性支持的态度。

  以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为例,与全国总体相比,上海市公民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持更加明确的态度,其中持支持态度的公民占32.9%,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公民占38.3%,反对的公民占25.6%,而不知道的公民仅占3.2%、明显低于全国总体7.4%的比例。

  而且,上海市公民对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影响有更理性的认识,有48.0%的人认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比促进经济发展更重要,有91.0%的人赞成每个人都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分别有86.8%和70.9%的人支持低碳技术和核能技术的应用;有67.8%的人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不可预知的安全风险。

   【相关链接】

  为深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及时跟踪检查全国和各地区“十二五”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中国科协于2015年组织开展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

  调查范围覆盖我国大陆(不含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至69岁公民。调查依托“公民科学素质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和专业调查团队,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入户面访,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实时上传数据、远程定位监控等多种质量控制手段,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了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状况、公民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相关活动的情况及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方面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