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局长解析“上海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6.8%”
按IMF新规要求,中国GDP亮出季报数据,2015年三季度是第一次。而上海也紧随全国之后于昨天公布数据: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8%。
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经济更被视为全国经济“稳增长”的风向标。这一次,上海的数据与全国数据相比,从趋势上来说虽然比较一致,都在“7速”以下,但比全国水平要低0.1个百分点。如何看待上海GDP增速的有所回落?如何读懂上海增速“破7”背后的下行压力?又如何理解经济新常态下的上海作为?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统计局局长王建平昨天接受了解放日报记者的专访。
当前出现的小幅回落,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正常表征
“数字反映的完全是一种正常趋势。”王建平开门见山直言“破7正常”。
“不是说上海经济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吗?我们追求的是有质量有效益的GDP,不管从经济转型角度分析,还是与世界上其他国际性大都市作比较,6.8%的经济增速都是一种正常状态,既没有大幅下滑,也不应定义为速度偏低。当前出现的小幅回落,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正常表征。”
经济转型时期,大量高消耗、低产能的项目关停并转,速度下来一点是很正常的。在他看来,经济增速趋缓没什么可怕,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接受速度下行的定力,“不能被数字的高高低低弄困惑了”,“正如市领导反复强调的,这个时候大方向千万不能变了,该调整的要坚持调整,该发展的也要重点发展,转型发展是为了给上海腾出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数据来看,6.8%也并不低,而且经济结构本身还在进一步优化。”简单而言,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个“进一步优化”:其一,上海三产比重已经达到67.6%,比上半年又提升了0.5个百分点,快于全国2.7个百分点;其二,很多服务业是从传统产业升级而来的新型服务业,是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
要有忧患意识,客观厘清“三个误区”
“说是正常速度,但不是说没有问题。”王建平的话锋,常常在一个“硬币的两面”转。他更强调要认识到上海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工业生产的负增长。
“核心工业产能没有明显亮点,有亮点的尚未形成规模,有规模的还没有形成效益。”王建平告诉记者,从三季度数据分析,上海工业增加值下滑幅度较大,“不乐观程度超出预期”,“六大支柱产业中五个都出现了负增长”。
直指问题的同时,他更提醒要客观厘清目前对经济发展形势判断中存在的“三个误区”:要淘汰落后产能,就说速度降一点没关系;看工业利润在增长,就说实体经济没问题;财政收入形势不错,就说不用担心经济面。“这样说不全面,不辩证。”
“我们既要淘汰落后产能,更要加快新动能的布局。”“我们要重视工业利润,更要看到这利润是否来源于主营收入。今年三季度上海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出现明显下降,也就是说,微增的工业利润中,很大一块源于非主营的投资收入。”“至于财税,更要看税源结构,如果实体经济一直上不去,最终会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可持续。”
说不要GDP本身就不科学,关键要看以怎样的方式获取
“增长快的时候,就说不要唯GDP,速度降的时候,又说不能不要GDP。”作为统计局长,王建平坚持“不能给GDP戴帽子”,作为目前世界上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最重要最权威的指标,GDP本身没有什么好坏对错,说不要GDP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关键是看要怎样的GDP,以及是用怎样的方式获取。
从这个角度出发,再来审视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上海速度”是否合理,王建平表示就看三个“可否支撑”:一是可否支撑稳定的就业,二是可否支撑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三是可否支撑环境的可持续改善。“如果速度很快,但是却天天生活在‘雾区里’,这样的GDP,我们宁可不要。”
而从上述三个支撑条件来看,上海三季度经济增速依然处于“合理区间”。
展望上海四季度及全年经济走势,王建平表示:“有困难,要努力,更要积极争取。”
从短期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有根本性变化。在全市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努力下,上海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为全国“稳增长”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而从长期看,上海经济转型升级的效应将逐步释放,为经济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提供有利因素。随着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分配结构等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随着自贸试验和科创中心建设等改革举措深入,上海新的增长动力将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