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着装并非只有“老三色”(附照片)

18.04.2015  13:49

  原标题:上海人着装并非只有“老三色”(附照片)

  在1957年的文代会上,白杨、吴茵、宣景琳、上官云珠、于蓝等电影演员仍然敢为人先,时髦装扮。

  《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史》新书首发式日前在东华大学举行,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中国近现代海派服装历史的著作。

  在近现代中国,上海服装和上海人的衣着装扮全国闻名,在西方也一直有很高的知名度。图书作者、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表示,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和当下不少影视剧中的人物服装形象也不一样,即使在建国后30年间,海派服饰时尚也从未断绝,当时上海人的着装并非一片蓝、绿、灰,并非只有中山装和绿军装。他澄清了3个历史上常被误解的上海人穿衣问题。

   上世纪30年代前,旗袍没有“

  “你注意过没有,现在不少以民国初年为时代背景的影视剧里面,女性身着的旗袍都是收腰的。这是一个瑕疵,事实上,当时的旗袍并不收腰,而是在腰部有一定的宽松度,这样女性小腹即使有些赘肉也看不出。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国内裁缝吸收了西式服装做法之后,旗袍才开始有了‘腰’。”卞向阳教授告诉记者,即使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普通市民穿旗袍时,收腰也并不很紧,多年来影视剧里女性时髦性感的收腰装扮和史实并不相符。

   西装流行原因:省钱而非赶时髦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西装最初在上海乃至国内流行开来的原因并不是样式时髦,而主要因为省钱。卞向阳解释:“传统的中式服装相对繁琐,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着装,里里外外都有讲究;而西装则要简单很多,一套行头可以穿四季,也因此受到了普通民众的欢迎。

  根据对民国初年数百张集体照中的男性着装进行统计分析,在晚清到20世纪20年代,照片中的上海男性穿着西装的比例就已达到了40%以上。卞向阳表示,这说明当时的上海男性已经逐渐接纳了以西装为代表的西方服饰文明,而且穿用西装群体在日益扩大。当时西装不仅在买办、通事、洋行职员、学生等细化群体,以及政界、商界和工业界等上层人士中出现,很多中产阶级、部分平民阶级也开始穿用西装。等到上世纪40年代时,集体照中的上海男性穿着西装比例更是达到了50%。

   全民“老三色”文革之后才出现

  解放之后,改革开放之前,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百姓着装总是一片蓝、绿、灰“老三色”?总是中山装、青年装、军便装“老三样”?并非如此,直到1957年反右运动前,上海普通民众的着装都是相当多样化的,西装、旗袍如同解放前一样常见;一直到文革开始“破四旧”之前,不差钱的“老克勒”们仍然维持着此前的生活水准和着装习惯。

  1956年时,全国范围内还曾推广“人人都穿花衣裳”的改进服装运动。在当年的一期《新民晚报》上,就有这样一篇新闻:《女学生不该穿花衣裳?》,里面有这样几句话:“美好的生活毕竟要求我们改变一下我们的服装。我们是生活在新中国的女学生,幸福生活并不是指表现在节日里,平时也应该在节约的原则下注意一下自己的服装。我们应该在服装上与男子有别。

  卞向阳说,影视剧里出现的全民“老三色”、“老三样”着装景象,一直到文革之后才出现。即使在文革期间,上海人的着装也有不少讲究、别致的地方:虽然衣服都一样,但不少人会翻着衣领;手织毛衣讲究毛线花样,普通市民争相创新并相互学习,“你可能想不到,当时上海就属上海体院的造反派最时髦,他们身着蓝色运动服,脚蹬白球鞋,跨一辆永久牌二八大杠,被当时的年轻人争相模仿”。

  卞向阳认为,海派服饰时尚是一个现代意义的“市民群体”驱动的全民“运动”,所有上海人都没有幸免的可能,“你主观上想远离这场稀缺性竞赛,甚至闭上眼睛排斥时尚,但是正因为你的装扮不时尚,也会让你的与众不同成为另外一种稀缺,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模仿,继而成为一种新时尚。于是你因为‘被时尚’,而成为了一场新的稀缺性竞赛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