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家的玻璃橱:许多人自己做 难以忘却

25.04.2016  09:13

图片说明:易东保(左)和同事在玻璃橱前

  “自己做的玻璃橱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已经逐渐被正规厂家生产的装饰橱、博古架取代了。但是问问老上海人,说起玻璃橱,哪个不是津津乐道,难以忘却呢?

   先有老百姓自己做,后来才有厂家生产

  受访者:谈凯敏,男,66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谈凯敏这样的“50后”到了适婚年龄。这一人群数量巨大,市场上的物资却很紧缺,家具成了要凭结婚证限量供应的紧俏商品。

  为了让婚房看上去有点腔调,上海青年当中涌现出了一批“动手派”,开始动脑筋自己做。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市场上的木材同样紧缺,他们只好利用旧的、零碎的木头做些小家具。”

  敲敲打打的过程当中,“动手派”们想到了流落到市场上的博古架、酒柜。“资本家、知识分子不是受到冲击吗?屋里面积小了,就把这些橱三钿勿作两钿(指贱卖)卖掉了。过去老百姓屋里这种家具老少的,阿拉看到觉得老稀奇的。

  受博古架的启发,“动手派”们用手边的材料加以“改良”,做成了玻璃橱。这种橱最大的好处在于用料省。“上半部分三面是玻璃,用玻璃解决了木料难寻的问题。当初几乎隔几条马路就能找到一爿配玻璃的店,而且价格比木料便宜。

  因为外观气派,玻璃橱这种“普通市民版博古架”立刻在上海风靡一时。“当然,它跟有钞票人家的博古架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谈凯敏说,“首先,用的木材不好比。其次,阿拉这批人不可能在里厢摆艺术品,摆的都是老普通的东西。

  在玻璃橱里“出镜率”比较高的有:新郎新娘娃娃、陶瓷装饰品,成套的茶具、拉丝杯,小花瓶等等。雀巢咖啡、果珍、乐口福之类的“高档食品”在橱中也有一席之地。要是有人头马XO、茅台这样的高档酒,哪怕只剩下一个空瓶,也会被放进玻璃橱作为装饰。

  “这些东西现在看起来平常得不得了。但是当时玻璃橱往房间里一摆,确实感觉蛮好的。”谈凯敏说,“上海有石库门文化,哪家新婚夫妇打了玻璃橱,左邻右舍很快会传开、模仿。一来二去,大多数家庭都添置了这么一样家具。

  当时,谈凯敏自己做的玻璃橱有些与众不同。家里原来有一只“高瘦”的装饰柜,他在旁边又打了只矮柜,配成一套高低柜。“我这个人比较讲究实惠的。这样既可以旧物利用,又很实用。17寸黑白电视可以摆在矮柜上,当电视柜用。

  在谈凯敏的印象里,玻璃橱最初在民间兴起,由老百姓各显神通自己打造,后来才有厂家看到商机,在市场上推出了商品。“自己做的玻璃橱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已经逐渐被正规厂家生产的装饰橱、博古架取代了。但是问问老上海人,说起玻璃橱,哪个不是津津乐道,难以忘却呢?

   那个辰光,同事帮忙不求回报

      受访者:易东保,男,65岁;郭杰峰,女,65岁

  1978年,易东保要结婚了。样样家具准备好,独缺一只玻璃橱。

  “那个辰光厂家不生产玻璃橱,但是结婚辰光又一定要有一只。”这可让人伤透了脑筋。

  就在易东保一筹莫展的时候,同事听说有朋友自己做了一只玻璃橱,便带他一起去“取经”。跑到人家家里一看,两人都觉得“老灵的”,当场画了图纸,并适当放大尺寸,决定自己也做一只出来。

  当时,小青年自己做家具称作“敲家什”,用到的工具并不复杂。“一长一短两只刨子,锯子,凿子,卷尺,角尺,榔头,白胶水。有这几样,基本就可以了。”问题是,易东保和自告奋勇帮忙的两个同事都不大会木工。

  “只好讲,穷则思变。当时玻璃橱没呀,又很想要,随便哪能也想把它做出来。在这种心态下,阿拉竟然真的做成功了。”易东保回忆说。赶在结婚前,玻璃橱放进了各种精心挑选的装饰品。易东保和同事在自己的杰作面前笑逐颜开,一旁的妻子郭杰锋则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个画面。

  如今看到这张照片,夫妇俩最感叹的是老同事之间真挚的感情。做这只橱前后足足花了几个月,来帮忙的同事奉献了许多休息时间。“当时不讲究礼尚往来的。侬来帮忙,并没有一定要送条香烟,或者哪能意思意思。”郭杰峰说,“大家是老真诚的关系,侬有啥困难,马上就去了,就像自己兄弟姐妹一样。

   银行、学校工作太清苦,只好给孩子增添点情趣

  受访者:张小华,女,71岁

  1988年除夕,丈夫把新买来的彩灯挂进了玻璃橱。在小灯一闪一闪的映衬下,原本阴暗而潮湿的小屋终于有了几分暖意,平添出浓浓的节日气氛。这是张小华一家四口搬进单位分配的房子后,小家庭过的第一个春节。

  分到的房子在黄浦江边的会馆码头街,是石库门房子里的中厢房。“听年纪大的人讲,此地老早是做咸蛋仓库的。江边本身就潮湿,再加上盐卤大概吃到地皮里厢了,潮气容易吸上来,墙头从下到上全部是水印。”张小华说。尽管如此,想到之前大家庭十几口人挤在17个平方的狭小空间里,一家人对新房感到相当满足。

  当时,丈夫是学校里的体育教师,张小华是银行里的文员。“现在的年轻人大概想象不到,阿拉当时待遇老差的,生活邪气(特别)清苦。双方爷娘(父母)还要贴补阿拉。”她说,“我同学分到工厂里,工资都比阿拉高。讲得难听点,阿拉有点抬不起头的。

  不仅工资低,两人的工作还十分繁忙,几乎每天“起早贪黑”。要过年了,想到平时没时间关心一双儿女,夫妻俩特意把小屋装扮了一番,想让两个孩子高兴高兴。

  丈夫喜欢养花种草,搬回来两盆腊梅、水仙。“水仙花是要晒太阳的。阿拉屋里照不到阳光,阿拉爱人特意在单位里养好,到过年再搬回来。”买不起当时流行的蕾丝钩花台布,就铺了块花布头装点一下。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用心布置的小屋里,心情分外明亮。夫妻俩拿出平时舍不得喝的雀巢咖啡,给两个孩子“摆卖相”,拍了好几张照片。

  “我爱人唯一能拿出来的手艺就是给小孩拍两张照片。”张小华说,“当时过年厂里厢发东西,阿拉银行、学校都是清水衙门,一点点东西也没发。口福上阿拉不能够满足两个小孩,只好给伊拉增添点情趣。

  照片大多是以玻璃橱为背景的,因为这是家里唯一的亮点。“阿拉生活比较拮据。当时人家屋里行(流行)四喇叭,阿拉没的。到现在为止,阿拉从来没用过录音机。”连这只玻璃橱,当时也是从实用角度考虑而添置的。“因为屋里潮湿,放东西只好向上发展。

  玻璃橱里放了两人结婚时买的一套拉丝茶杯。孩子的小猪扑满、圣诞老人生日蜡烛都有浓浓的年代痕迹。特别有意思的是底层的两个酒瓶。“这是人家送我的空酒瓶。”张小华说,“阿拉银行跟商家关系蛮好的。老早阿拉淮海路上有爿茅万茂酒店,客人到店里吃酒,伊拉就拣好看点的空瓶送给阿拉,摆在玻璃橱里作为装饰。

  如今翻看老照片,张小华有些感慨:“阿拉老早是蛮苦的。但是在阿拉苦的生活当中,也要有点乐趣。

   女儿一周岁生日,指定要跟玻璃橱合影

  受访者:苗芝菊,女,62岁

  女儿一周岁的时候,苗芝菊夫妇请了亲朋好友来家里一起吃饭,还特意准备了彩色胶卷记录下这些瞬间。女儿虽然只是个一点点大的小人儿,却已经会提要求了。看大人要给自己拍照,她指指平时最喜欢的玻璃橱,指定要在那里拍。

  这只玻璃橱是苗芝菊夫妇结婚时请人打的。当时上海人住房普遍紧张,丈夫家里把房间一隔为二,前面半间给小夫妻做婚房,后面半间由公婆跟小叔子合住。

  说起来,苗芝菊夫妇已经是在这半间房里结婚的第三对了。“阿拉老公上头有两个哥哥,都是在这间房间结婚后,再陆续搬出去的。”苗芝菊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房的布置越来越讲究。“两个阿哥结婚辰光只有大橱、五斗橱。轮到阿拉结婚辰光,新房子里厢必要有一只玻璃橱。做出来倒是真的蛮有腔调的。

  玻璃橱第二层有一套露美牌化妆品,包括护肤品、彩妆、香水等,购自妇女用品商店。这是当时上海姑娘结婚之必备,是一定要放在玻璃橱里“展示”的。“唇膏、粉饼的壳子我到现在还留着。特别是一瓶香水,尽管挥发光了,过了三十几年,瓶子还是香得不得了。”苗芝菊说。

  女儿从小就知道,玻璃橱里“好白相”的东西最多。尤其是橱里彩灯一亮一亮的时候,最能吸引她的注意。“她老欢喜玻璃橱的,还要把自己欢喜的东西塞在里厢。比方有只毛绒绒的小狗,就是她要摆进去的。”苗芝菊笑着说。看到我们征集玻璃橱的照片,女儿马上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留影,请妈妈给我们投了稿。

   房小书多,玻璃橱当书橱用

  受访者:李雪珍,女,61岁

  在结婚五六年后,李雪珍夫妇终于分到房子了。那是老北站附近、海宁路上一间石库门房子,只有9.9个平方。“小是很小,但有一点好,层高很高。我们就搭了个阁楼,人睡在上面。”她说。

  搬家的时候,夫妇俩“赶时髦”,请人打了只玻璃橱。“毕竟是搬新家,有点兴奋吧。”李雪珍说,“那个时候人的要求是很低的,很容易满足。

  起先,玻璃橱是用来放装饰品的,不过随着家里书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一个书橱。“有阵子,人家结婚,哪怕平时不读书,也会买几本放在家里做装饰。我先生是教书的,我们俩都比较喜欢看书,所以书有点多。”李雪珍说。

  晚上下班回家,夫妻俩喜欢各自捧一本书看。“一来是喜欢,二来我们搬家后,孩子开始读书了,总要为他做个榜样。”儿子做作业的时候,李雪珍就在旁边看看书、读读报。她还记得,当时最喜欢读的小说有《乱世佳人》、《荆棘鸟》和《牛虻》。

   晓得村里的房子早晚会拆,拍张照片留做纪念

  受访者:甘雅芬,女,53岁

  “我是土生土长的桃浦人。养(生)在桃浦,工作、结婚都在这个地方。”甘雅芬说。1988年的时候,她所在的春光村听闻了拆迁的风声。借女儿一周岁的机会,她抱着女儿以玻璃橱为背景,拍了照片留作纪念。

  当时,家里的新房才住进去没几年。这幢两层小楼是专为甘雅芬夫妇结婚而造的,一间房间有28个平方,比市区里的住房条件要好得多。

  包括玻璃橱在内,屋里的全套家具由村上的木匠打造。“店里现成的我去看过,材料老推扳(差)的。”甘雅芬说。为此,小夫妻俩特意去南翔的木材市场觅了柳桉木,请生产队里的师傅开拖拉机运回来。家具的款式则是两人四处“考察”后,描述给木匠师傅听的。

  玻璃橱里的各种小玩意是甘雅芬一点点淘回来的。“当时我在桃浦春光幼儿园工作,小朋友搞活动的辰光,我要到南京路上的儿童用品商店买书、买磁带,或者到城隍庙淘表演用的装饰。趁这个机会,我就顺便到处兜兜看看。

  在新房上花了那么多心思,听说拆迁的消息,甘雅芬一家有些舍不得。不过村里真正动迁,已经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情了。“阿拉是1996年正式搬的,当时造外环线,正好造在阿拉村庄这里。”城市在发展,村民们离开村庄,住进了新式的住宅小区。

   组合式家具领风潮,玻璃橱还是不能少

  受访者:阎连生,男,63岁

  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非常逼仄。在这样的住房条件下,像积木一样可以自由组合、灵活运用的组合式家具逐渐取代大橱、五斗橱等笨重的五大件,受到了上海人的青睐。

  1986年,家住闵行的阎连生结婚时,组合式家具正悄然兴起。他来市区看家具时,在衡山路上的家具店里相中一套组合式家具。尽管价格不菲,但毕竟是最新潮的款式,他咬咬牙,买了下来。

  “这套家具要1600块。当时阿拉一个月工资只有80块不到。侬想想看,买这样一套家具要用掉阿拉多少年的钞票?”他说,“不过一来呢,老式的五大件我不大欢喜,二来呢,当时买不光要凭结婚证书,还要等,侬想买不是马上就买得到的。所以我想我也不要等了,组合式家具贵是贵了点,到底比老式家具气派多唻。

  与五大件相比,组合式家具的式样起了很大变化,不过玻璃橱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被“”进了整体设计中,和其他橱柜组合在一起。

  和许多上海人家一样,阎连生家的玻璃橱兼具实用和装饰功能。里面放的乐口福、饼干听、唐三彩、小狗毛绒玩具等,都是当时玻璃橱里“出镜率”比较高的物品。“最有纪念意义的是一套唐三彩,是人家送给阿拉的结婚纪念品,特意从洛阳带回来的。我到现在还放在家里。”他说。

  (实习生黄龑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