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大审议乡村振兴:“示范村”不可盲目攀比,也没必要千篇一律

27.09.2019  09:44
2019 09/27 07:15 分享 返回

  到2022年,本市要建设90个以上的乡村振兴示范村,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目前,我们离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有多远?昨天(25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关于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宜居情况的报告。

  据《农村生态宜居满意度测评表》统计,满意率达86.5%。委员们认为,本市推进农村生态宜居进展良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村与村互学互鉴,但不可盲目攀比

  乡村振兴示范村是对乡村地区加强“钱、地、人”全要素集中供给的一次“破冰之旅”。

  “本市于2014年就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接着又启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都取得了一些成效。”审议中,李富荣委员直言,相较于周边的苏浙两省,本市农村不少地方的生态人居指标,无论是生态环境指标,还是农民住房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指标,均已处在相对落后的境地,有的差距还比较大。

  此次监督调研发现,一些地区的农民现在还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设计和建造,质量标准很低的老旧房屋内,有的房屋甚至处于危房、半危房状态,这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极不相称。

  李富荣说,上海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从规划设计到落地建成,都很“高大上”,有数字智慧型,有宜居康养型,有水岸生态型等,而这些示范村大多是通过注入大量资金精心塑造而成,且原先的基础条件都相对较好,“本市1577个行政村,如果都是按照巨量投入的建设方式,可能难以复制和推广。

  在他看来,“示范村”顾名思义应该具有示范辐射带动效应,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在示范村选点时,应该考虑选择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设计改造,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复制和推广。“村与村可以互学互鉴,但不可盲目攀比,也没必要千篇一律,更不可一味大拆大建,贪大求洋,现在建盆景很容易,最终成森林就没那么容易了。”他认为,如果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模式不能在其他地区复制和推广,且谁获得示范村的资格就谁得益的话,可能会造成新的地区间不平衡,甚至原有的村与村之间发展差距越拉越开,这应引起政府部门足够重视。

   加快补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都离不开美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如果连河水水质都不达标,“断头河”都没打通,谈何生态宜居!

  调研发现,部分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够彻底,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很多本市河流都是二级、三级的水质,部分河道还是有劣五类。

  “要加快补上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崔明华委员提到,目前本市农村地区环境建设,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与城市化地区甚至与周边兄弟省市的农村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比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虽然这几年通过持续的努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已全国领先,但是仍然有20多万户农村家庭的生活污水还没有实现收集处理,包括一些早期建设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也急需更新改造。再比如,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收设施和湿垃圾就地就近处理设施这两年在加快推进,但整体来看设施能力的缺口和设施本身的能级不足比较突出。他建议,社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针对这些短板定向发力。

  孙雷委员举了个“断头河”的例子。本市共有3188条断头河,要在2020年之前打通。但是,到目前为止只完成了1621条,尚有近一半受阻。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涉及到基本农田的保护,要打通“断头河”,有的就要开挖农田,基层积极性不高,但不打通“断头河”就难以真正改善水环境。

  “山水林天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孙雷建议,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资源局四个部门联合起来,组织专门力量,对剩下的1567条断头河逐条梳理,对不涉及基本农田的断头河要按照原有的时间节点要求抓紧打通,对涉及基本农田的要认真研究,一河一策。“必须要打通的断头河就要调整基本农田,调整以后再予以开挖打通,不要让干活的人被问责。

   财政资金要能“四两拨千斤

  乡村振兴,绕不开“”的因素。怎么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力度?在李鸣委员看来,近年来,上海用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宜居的涉农资金保持了强有力的财力投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在进一步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以更快、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宜居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他谈到,现在区级政府拿到的涉农资金,很多大一部分是财政转移资金,这些转移资金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年度资金来的相对晚,要在年底前用完相对显得仓促,他建议区级政府进一步强化或明确主体责任,让计划安排先于资金。

  “过去,我们往往是要拿到钱才能去办事,这是对的。而在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下,应该有条件把年度的工作计划先于年度的资金安排,这样等到钱来了就可以上手。”李鸣认为,这样的话,资金即使相对来的晚一点,但是事情办的并不晚,事情也能够办得更好。他认为,在这件事上,上海的区级政府应该要更加主动一些,使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资金能够得到更快、更好、更有效的使用。

  “乡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不是割裂的。”李鸣认为,市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区级政府在资金使用上的统筹协调。在他看来,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等这些区是有区划概念的,但是一条河流、一条大道是跨区域的,尤其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乡村振兴还可能会跨出上海的行政区域。比如说一条跨行政区域的道路整治,按照以往,不同的区各自拿出资金按照各自计划来推进整治,而现在市级政府就有责任加强统筹协调,使得各区在同一事项的资金安排上能够获得最明显、最有效的效应。

  “我们希望财政资金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戴柳认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流向农村地区,加强财政金融融合,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创新农业信贷产品等一系列政策,发挥以奖代补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和金融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本文来源:上观 作者:王海燕 责任编辑:顾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