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口移动轨迹遵循早出晚归“潮汐式通勤”规律
日前,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行《城市大人流风险管理》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书中首次发布了基于大数据制成的六幅上海人口分布热力图,由此可了解上海每天人口最密集的场所和时段,为加强城市人口流动管理和城市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书中还提出,12月底跨年、4月清明扫墓、2月春运为上海全年三大人口集聚风险时点。
该书课题组提出,上海人口的移动轨迹遵循着早出晚归的“潮汐式通勤”规律:日间(9:00—17:00)上海内环全境、内环与中环之间靠西侧的地带以及特定的产业开发区(张江、莘庄、金桥等)为人口密度较高之地,而这些地区在傍晚(18:00—22:00)时段均转为人口密度较低之地。这表明,不同时段有较大人流在这些地区之间发生大规模的移动。
课题组根据人流方向和人口密集程度归纳出全天上海须预警的大人口集聚风险时点和场所,例如,早上7点,风险地点为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机构,集聚人群为上学组;早上8点,风险地点为全市轨道交通重要换乘站点,集聚人群为上班族;晚上8点,风险地点则转移到全市广场、公园等开放空间,集聚人群为夜锻炼者,等等。
课题组还以年为时间维度,分析归纳出全年上海须预警的大人口集聚风险时点,其中,12月31日上海地铁全网客流量达到1028.7万人次、清明当日上海全市墓园祭扫人次达到322万人次、春运10天上海铁路单日最高旅客发送量为147.7万人次。
课题组选用上海300万台移动设备中的抽样数据,通过每台设备在2015年6月的工作日内每个时段的最高频出现地点,绘制成上海日间(9:00—17:00)、傍晚(18:00—22:00)、深夜(0:00—6:00)共3个时段6幅人口分布热力图。在人口分布图(三维)中,某点上的高度越高、颜色越趋于深红色,表明该点上人口密度越大;在人口流动图(平面)中,红色表示人口流入区域(即人口流入大于流出量),蓝色表示人口流出区域(即人口流出大于流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