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为空气优良率提升10%作贡献 

06.03.2015  13:38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为空气优良率提升10%做贡献。201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创新方法和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上海形成合力,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编制出台了全国首份《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重点指向“压和减”,配合差别化电价政策,以约束性指标和市场化手段引导、倒逼企业加快调整,并取得积极成效。

  据介绍,自2007年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部署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以来,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主动有为、坚定不移地以结构调整促经济转型提升,挤出资源和发展空间,释放发展的动力,8年累计实施调整6000多项,节约标煤830万吨,腾出土地13万余亩,平稳分流职工45万余人。推动浦东张江、嘉定南翔、奉贤新城等了12个成片区域专项转型调整,腾出土地超过1万亩,引入中国商飞研发中心主体项目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四新”经济,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型升级。

  重点行业调整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2014年,上海启动实施调整项目共644项,超额完成500项年度目标。减少年能源消费量47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硫84513吨、化学需氧量15772吨,为本市空气优良率提升10%做出了直接贡献。85%以上的项目属于“负面清单”或“三高一低”行业范围,涉及产值184亿元。共腾出土地2.5万亩,其中198区域项目占44%,占地4749亩,195区域项目占35%,占地2533亩。调整的重点行业纺织、建材、有色就业人数2014年比上年分别下降17.7%、15.3%、10.1%。促进了行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乡村工业点整治和就业人口结构优化。

  各区县根据各自产业特点,调整了大批落后产能企业。如嘉定区围绕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完善发展机制、退出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提升了产业能级,并将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到对各街镇党政干部的考核。浦东新区建立由区长挂帅的工作机制,对于2014年确定的62项重点调整任务逐项落实推进,确保任务完成。金山区对区内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列入调整范围内的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普陀区完成桃浦科技智慧城的产业定位,制定了桃浦区块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管理办法,推进该区域整体调整转型。闵行区制定了本区淘汰指导目录。重点区域转型提升取得新进展普陀桃浦地区一期重点专项已完成38家企业调整,二期专项同步推进。宝山南大地区分三期推进,已完成136家企业调整,占总量70%。星火开发区理顺了管理体制,开展功能规划及产业规划研究。奉贤江海区域专项启动实施。青浦华新80家石材企业已停产,砂拉锯等淘汰设备已全部拆除。松江车墩、玉树路西片产业区块已完成调整转型;启动重点区域专项支持闵行浦江郊野公园专项调整、青浦华新镇乡村工业点整治以及奉贤江海园区、奉贤金汇泰顺园区调整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多管齐下成效显现

  编制出台了全国首份《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及能效指南》。“负面清单”重点指向“压和减”,收录涉及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等12个行业、386项淘汰限制类生产工艺、装备、产品指导目录,以此引导、倒逼企业加快调整。实施了差别化电价政策。推动实施《本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差别化电价管理办法》,全年分二批对82家企业执行了差别化电价,淘汰类企业加价0.4元,限制类企业加价0.15元,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调整转型。支撑了环保整治重点工作。50%以上调整项目直接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初步统计减少污染排放:二氧化硫84513吨、氮氧化物52660吨、氨氮428吨、化学需氧量15772吨。关停无法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企业40家。落实了国家化解产能过剩任务。3月份印发了《上海贯彻的通知》,明确了分业施策原则;落实了责任主体和督查机制,分工安排重点工作,压缩了水泥产能200万吨。促进了198减量化和乡村工业点整治。积极推进五大郊野公园企业关停拔点,其中闵行郊野公园198家企业已纳入调整专项,青浦练塘200多家198区域企业也已列入专项调整,土地将纳入复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