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上海亦有古镇之魅 建筑与城市人文记忆

14.06.2015  09:55

  据《劳动报》报道,昨天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全市78处文物建筑集中向公众免费开放。除了市中心的文物建筑,古城古镇的城市遗产也值得社会去关心和保护。近日,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联合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等举办了一次关于上海历史城镇保护的交流研讨。

   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也要留住“乡愁

  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而建筑是城市记忆最醒目的物质承载。在刚刚过去的“文化遗产日”里,热情的观众奔赴全市78处文物建筑,包括鲁迅故居、宋庆龄故居、邬达克旧居、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铁路博物馆等。这样的参观,既是游玩又是一堂实实在在的人文课。无疑,保护城市人文记忆,传承优秀建筑文化,已成为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早在2013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面对日益加快的城镇化进程,如何留住“乡愁”,如何传承以历史建筑为载体的民族传统文化呢?近日,由著名历史城镇保护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阮仪三教授发起倡议,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联合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上海金山区人民政府、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在上海金山和浙江西塘,举办了“建筑与城市人文记忆———上海历史城镇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讨会。

  今年年初起,由阮仪三馆员倡议并牵头组织成立了调研工作小组,分赴上海八区一县的16个古镇,开展了为期近半年的上海历史城镇保护困境与对策专题调研工作。来自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的专家学者及工作在历史城镇保护事业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和嘉宾,先后实地考察了上海金山枫泾古镇和青浦金泽古镇,围绕上海市遗产的保护现状、深入探讨其传承与未来发展方向,向社会公众宣传和推广历史遗产保护理念。开幕式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沈飞德主持,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上海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谭玉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广汉先后作了主旨发言。

   保护上海历史城镇古镇代表畅谈对策

  此次研讨会,上海及江苏、浙江两地的14个古镇代表畅所欲言。谈及西塘古镇的保护,浙江嘉善西塘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主任陆勇伟说:“我们坚持一个核心理念是:生活,把整个西塘古镇的原生态生活状态保存了下来。”西塘古镇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几年,西塘古镇旅游发展非常迅速,被游客誉为江南水乡风貌的旅游胜地,2014年实现了门票收入1.2亿元。与此同时,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绘画作品等在西塘取景,如知名好莱坞影片《谍中谍3》。另外,西塘除了11个观光景点,还有一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来展示,如越剧《江南丝竹之乐》等。有人把西塘古镇当成一个景区,但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它还是生活的社区,真的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镇的发展,也需要当地老百姓参与进来,开发旅游中也要让当地老百姓充分享受到旅游发展的红利。

  枫泾镇干翠宝副镇长更是详细地介绍了枫泾的现状,细述了枫泾的文脉。这座拥有1500年历史文化的名镇,是上海市第一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古镇,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金山的农民画合称“三画”,镇上保存了39座古桥、22条古弄,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街”的俗语。经过12年的开发性保护,枫泾从不为所知到慢慢走向市场,去年还被评为“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存”旅游目的地。

  在枫泾的规划和保护方面,重点是让街道、水体、桥梁、绿化等元素的复原,保护古镇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不过,在规划方面,房屋高度的控制与核心区容积率偏低,造成开发成本高、土地利用率低。建设与保护修缮方面,已修复丁聪的漫画馆、朱学范故居、程十发故居、三百园人民公社、火政会等,许多修缮后的建筑,成了新的旅游景点,受到游客的喜爱。不过,修缮的资金投入,以及从立项到开工建设到完成的过程相当繁琐,冗长的节奏不利于对古建筑的及时的保护和修缮,干翠宝呼吁政府可以出台一些鼓励政策。

   ”是一种灵魂让游客深层次体验

  作为主办方之一,人民日报社《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王翔宇也参与了实地考察。走访枫泾古镇和金泽镇后,他心里边蹦出一个词“水乡上海”,纵横交错的水路,浓浓的乡情,包裹着上海滩。他深切地感受到,如何把江浙一带的水乡古镇保护好、开发好、经营好,进一步挖掘其文化魅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也需要更多的行动派。

  王翔宇认为,古镇的魅力在于一个“”字上。古代的建筑、古老的历史、古朴的民风,都是令人的难忘,“”字是古镇的灵魂。在当下的古镇发展中,遇到过很多的问题,包括拆旧造新、过度开发、资金不足,以及文化、人文层次遇到瓶颈等。他建议,古镇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古建筑文化、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一个学习营、一个体验园。今后,游客们不再是走马观花逛一逛、转一转,吃一些路边摊,买了一些旅游纪念品就走。游客可以更深度地体验古镇生活,了解和学习古建筑,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等。古镇也可以搞一些亲子户外运动,突出田园风光,如家庭自行车骑行,文化体验与表演。宣传方面,古镇也要重视新媒体,运用微信公众号等,用文化营销推广自己,用有影响的活动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