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上海交大黄庆桥:科学技术发展并非总是一路凯歌

21.12.2017  20:52

科普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怎样进行科普,始终是个问题。在信息化条件下,传统的说教式科普显然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文化需求。科普工作要有文化意识、文化底蕴、文化元素,注重发挥科学史的作用。  

充满“乌云”的立体画卷

不少科普素材把科学技术的发展描写成一路凯歌,直线向前发展。这其实是与科学发展史相违背的。现实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历程要复杂得多、艰难得多、曲折得多。 

比如,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现实中,人们习惯于规划科学,似乎科学发展的道路已经被完全掌握。事实上,基于科学发现的发展道路要复杂得多。从宏观上讲,重大科学发现是迟早的,科学的进步是必然的,每一个时代都会孕育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科学家和革命性科学发现(理论)。但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具体到每个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则是偶然的,是难以规划的。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只管日久年深的耕耘和付出,而不会去精确预测某个时间点会有某个革命性的科学发现(理论)。 

再如,科学理论的竞争与更替。人们往往以为,今天普遍接受的诸多科学理论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宇宙真理。但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理论在被验证之前只是一种假说,即便被验证了也是暂时的,而需要与其他科学理论进行竞争。历史上,科学家为了解释宇宙和自然提出过许许多多的理论假说,正是这些不同的理论构成了人类科学文明发展史。从“地心说”被“日心说”取代,从牛顿力学体系发展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从细胞学到基因学的蓬勃发展……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一幅已经展开完毕的精美平面画卷,而是一幅正在展开的充满“乌云”的立体画卷,断断续续、无限可能。  

带来财富,又投下阴影

如果说19世纪以前科学发展更多的是源于科学家本人的兴趣、爱好和内在冲动,那19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更多是在国家和科学共同体推动下加速度发展的。 

比如,国家力量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近代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给人们带来了福祉,让人们看到了科学的巨大力量,于是国家开始介入科学的发展之中。尽管每个具体的科学发现和突破无法预测,但增加对科学的投入、有效组织对科学问题的攻关、给予科学家更多鼓励,显然有助于加速科学突破发生的频率。于是,把科学纳入国家战略,激励科学发展,几乎成为各国政府的不二选择。 

再如,科学共同体的兴起与科学事业的建制化。科学共同体一方面发挥交流信息、规范成员、评判争端的内在功能,另一方面也具有与其他力量(如国家、资本等)博弈的外在功能。在科学共同体和国家力量介入的共同作用下,科学的发展逐渐建制化、体制化。这对于壮大科学的力量、促进科学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科学共同体和行政目标并非总是一致的、协调的,因此保持科学共同体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张力是国家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的调适目标之一。 

还如,国际公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20世纪以来,在国家力量、商业资本等的直接推动下,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多彩的财富,也给人类发展投下了阴影。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能源危机、核战争的威胁等无一不与科技有关,却又有赖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在此情况下,国际社会必须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一致,规范某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以防止其滥用而危害全人类。  

警惕滥用和负效应扩散

了解科学技术的立体形象,有助于人们破除对科学的“迷信”。 

第一,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力量,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就是科学战胜愚昧、科学战胜迷信、科学引领进步的历史。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文明,这是一个基本的结论。因此,任何反科学的言论、观点、思想和行动都是苍白无力的。 

第二,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要警惕科学的滥用和科学负效应的扩散。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越来越明显。我们要深刻认识科学技术的有效限度,特别要有意识地普及面对科技负效应时的应对方法和应有态度。对科技负效应,既不能讳莫如深、避之不谈,也不能谈之色变、心生恐慌,要理性地看待。 

第三,树立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的立体形象。在传统科普作品里,科学家的形象都是高大上的,这种价值引导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实的问题在于,科学家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自己的利益诉求。在信息化时代,更不能再把科学家描绘成单向度的、呆板的“道德圣人”。让科学技术和科学家变得立体起来,其实并不会损害其形象,反而能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印象,更容易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也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于科学技术事业。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 2017.12.19 第14版 思想周刊/新论 

原文: 科学技术发展并非总是一路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