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治报·头版]上海交大将借照片“复活”练塘古镇被拆建筑
近期,上海青浦练塘古镇部分历史建筑,作为危房改造项目被拆除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尽管青浦规土局在接到反映后及时叫停了该项目,然而古建筑的毁坏还是让不少当地居民心生遗憾。昨天,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传来消息,该中心主任曹永康团队目前正在和相关部门协商调研测绘,借助照片建模技术,或可使被拆建筑成功复原。据悉,借助相关新技术,该团队还能建立历史建筑空间数据档案库,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思路。
练塘古镇与朱家角同在上海青浦,虽然名声不及朱家角那么大,但其文化历史价值却毫不逊色。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练塘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传说三国东吴在此修建操练水军的池塘,练塘因此而得名。而位居此地的“陈云故居”也正是练塘旧式民居典型代表。
上月底,练塘古镇一幢幢古代民居被发现遭到拆除。对此,练塘镇相关部门的解释是:因为这些老旧建筑检测下来属于危房,所以要拆除改造。但专家考证下来,发现不少被拆除的房屋是“甲等一般历史建筑”,一般情况下不得整体拆除,最终,青浦规划局在接到反映后及时叫停了这一项目。
万幸的是,记者昨天从上海交大得来消息,目前,该校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已和相关部门讨论决定利用照片建模技术帮助复原古镇被毁掉的建筑,目前正在进行调研测绘和资料收集。
中心主任曹永康告诉记者,虽然修复历史建筑的价值已经远远不如原建筑,但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古镇的整体风貌,让古镇的总体环境保留历史特色,预计通过2到3年的时间将完成复原研究报告。
照片复原古建筑如何会有如此“神功”?记者获悉,事实上,这并不是曹永康的第一次尝试。早在2001年,他的研究团队就曾用这种技术成功复原了上海徐家汇南丹路上的明代大学士徐光启墓石牌坊。
“由于历史原因,徐光启墓在文革期间被全部炸毁,当时我们到现场时,仅仅只有散落在草丛中的残垣断壁和一座改变了形状的坟体。”曹永康介绍,为此,课题组找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和历史照片,通过分析不同角度的历史照片,配合近景摄影技术,自动生成了徐光启墓牌坊等历史建筑的三维模型,徐光启墓石牌坊得以“复活”。记者了解到,徐光启墓第一次的尝试也是国内首次应用这种技术准确计算已毁文物的尺寸并进行的复原设计。
“目前,国内有不少团队在做和古镇、古建筑保护有关的工作,但是用传统方式记录的信息很分散,实现大范围的数据共享也比较困难。照片建模则免除了手工测量的麻烦,而把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古建筑保护,又可以弥补传统信息记录方式的不足,形成完整的历史建筑空间‘档案库’。”曹永康说,这相当于为历史建筑办了“身份证”,古建筑的特征、病害信息以及修缮保护方法等都能在档案库里找到,能为今后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据。
来源:《上海法治报》 2016.03.18 A01:头版
原文: 青浦练塘古镇被拆建筑或借照片“复活”,上海交大:利用两到三年时间 交古建筑复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