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星光熠熠 近距离感受这些文学大牌范儿
上海书展自13日开幕以来,读者天天沉浸在人与书、人与人相遇的喜悦之中。无论是在书展主会场上海展览中心,还是在思南公馆、长宁区图书馆,稍不留神,你就可能跟某位文学大咖擦肩而过。昨日,奈保尔、余秋雨、格非、马克·李维,诸多大牌在书展不同会场出现,让读者近距离感受大牌范儿的同时,也领略到他们的生活风采。
14:00上海书城余秋雨
“文化要耗费很多精力”
久未露面的文化学者余秋雨今年成为上海书展的一道风景。两天前,他以《余秋雨书法系列丛书》一书带领读者品味书法之美;昨天,他再携《余秋雨学术六卷》做客上海书城;明天,他还将携新书《君子之道》出现在友谊会堂。一口气带来这么多新书,余秋雨说,“这样,大家就知道我在做什么了”。
在不少读者的印象中,近两年余秋雨似乎并无新作问世,余秋雨昨日却表示,其实一直在出书,比如《君子之道》,还有《极端之美》,卖得都非常好。《文化苦旅》也出了新版,原来写中国之旅,现在增加了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因为我的母亲去世了,我把写父母的悼词放在最后,这样就比以前完整了”。
此次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学术六卷》,收录余秋雨6部学术著作,包括《学术之美》、《北大授课》、《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和《艺术创造学》。余秋雨亲自修订,并作新序。
余秋雨披露,他的朋友都觉得他很奇怪,不做官、不开会,到底在干什么?“我不上网,没有手机,也不出门,人家好奇我在干什么,这套书出来,大家就知道我在干什么了。不仅这套书,还有别的书,可见文化是要耗费很多精力的。20年前曾有官员问我,有没有可能上午做官,下午写作?我说不可能。(我现在)是彻底投入的,这种投入的结果,尽管与时髦无关,与流行无关,但是和重建一个时期的精神有关。”
余秋雨表示,在这套学术六卷中,有很多以前的作品,也有新的,比如《极端之美》。昨天在现场,有读者拿着好几本已经发黄的余秋雨旧作来签名,让余秋雨很感慨,虽然当时印制粗略,设计也不好看,但他看到了“文化重建时期,中国出版家的努力”。他还透露,《中国戏剧史》曾当过“媒人”,当年有个中年女演员在火车上看这本书,对面坐着一位男士,两人在谈论时擦出火花,这本书后来就放在了他们家的门口。
15:30上海展览中心
马克·李维
“斯皮尔伯格给我倒咖啡”
法国畅销书作家马克·李维携新书《比恐惧更强烈的感情》来到上海书展,引来大批读者追捧。不管是在思南公馆的文学对谈,还是展览中心的新书签售,都让他感受到了中国读者的狂热,事先准备的3000本新书被一抢而空,让出版社工作人员措手不及。
在活动中,马克还与读者分享了自己与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之间的一次难忘经历。斯皮尔伯曾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翻阅马克的作品,仅阅读了3页,就决定邀请他来纽约会谈。“就在一个会议室里,我和他进行了4个小时的会谈,这是我人生最难忘的时刻。我觉得斯皮尔伯格是一个非常卓越的人,他非常慷慨、亲切,有些人是一直想让你记住他,但斯皮尔伯格却是做一切想让你忘记他。谈了半个小时之后,他才想起来问我要不要喝杯咖啡,我说好的,来一杯吧,然后他站起来,从旁边的咖啡壶里倒了杯咖啡给我。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斯皮尔伯格刚刚给我倒了一杯咖啡!说出去肯定没人相信。”
作为畅销书作家,马克是当之无愧的高产作家,在37岁时发表处女座《假如这是真的》之后,他几乎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在近15年的时间里写了14本书。但马克坦言:“写了这么多书,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其实每天的写作都很困难,但我仍然喜欢,所以会一直写下去。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把写作延续到人生的终点。”
18:00思南公馆酒店
奈保尔
“在这里发现这等的热情”
昨日恰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82岁生日,主办方举办了特别派对为奈保尔庆生。沪上部分作家、翻译家和出版人,聚集在奈保尔下榻的思南公馆酒店,在蛋糕、烛光和频频举杯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汪澜代表上海作家恭祝奈保尔生日快乐、健康快乐,“希望奈保尔先生以后过生日,也会想到上海,想到热情的上海读者,想到我们这座城市”,随后向奈保尔送上了生日礼物——一幅上海金山农民画。奈保尔欣然接受礼物,其夫人代为致辞:“感谢上海书展,在上海的这些天很愉快。我必须说,我丈夫是一个话很少的人,但这次已经是说得最多的了。”在此前的诗歌之夜,奈保尔曾这样表示,“我去过美国,去过加拿大,但从没想到在这里发现这等的热情”。
奈保尔此次来到上海书展,行程排得非常满,但他还是忙里偷闲游览了上海。其随身翻译透露,有一天晚饭后,奈保尔坐车去看了外滩夜景,觉得很美;他还去兴国宾馆,特别品尝了上海菜,他特别爱吃海鲜。其间,还应浙江作协主席麦家之邀去了一次杭州,游览了西溪。据悉,奈保尔此行给亲戚朋友买了不少礼物,有中国丝绸、珍珠等。翻译说,私底下的奈保尔是个非常可爱的人。
19:00上海图书馆
格非
“我不喜欢电视”
本届书展,格非带来新书《雪隐鹭鸶》,无论是新书对谈还是昨晚在上图的讲座,现场都人气爆棚。
写一本关于《金瓶梅》的书,格非已酝酿多年,最终将《雪隐鹭鸶》带入大家的视野。对古典名著进行解读,人们难免将他与揭秘《红楼梦》的刘心武作比较,但格非坦言没看过刘心武的书,“我的习惯和很多人都不同,我写作是因为有强大的动力推动。我很担心看了别人的书,他已经写出我想说的话,我的动力就失去了”。写《雪隐鹭鸶》之前,很多人向他推荐一位台湾作家的相关作品,他都没有采纳意见。
刚刚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和2014年老舍文学奖的格非,称对奖项并不关注,“年轻时想过得奖,但总得不到,只能说明我不适合得奖,然后就把这个念头断了”。投票结果以及同期竞争的其他作家,他都一概不知,如果不是得奖后妻子打电话向他祝贺,他可能对评奖结果还不知晓。
知名度逐渐提高,格非始终坚守内心的原则。《百家讲坛》曾经多次邀请格非,他都拒绝了,即使是昔日同学出面说情,也没能改变他不上电视的决心,格非直言:“我不喜欢电视。”而这背后是一次“惨痛”的经历。有一年冬天去央视录像,他一进门就被化妆师按住化妆,用他的话说,就是用不知给几百个人涂过的口红给他涂,“化妆的效果像鬼一样,所以我坚决不去了,即使上电视也要求不化妆”。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