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之春” 听见90后的声音

04.05.2017  11:45

  上海音乐学院22岁的大四学生胡斯豪,10天前才得知,自己要代替意外受伤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出演原创歌剧《汤显祖》男主角。他没想到,5月2日晚,他人生第一次登上“上海之春”舞台,是以救场的方式。

  26岁的中阮演奏家杨净,刚刚在上海民族乐团“梦想新声音”音乐会上首演了中阮协奏曲《千峰翠色》。这个北方女孩去年7月才来到上海民族乐团,她没想到,自己毕业以来首次登台独奏,便是在“上海之春”。

  24岁的作曲家龚天鹏,4年前还是美国茱莉亚学院学生时,就以交响曲《英雄泪》在“上海之春”崭露头角。那时的他也没想到,4年后,竟有一场自己的作品专场音乐会亮相“上海之春”。

  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的时候,人们听见的是陈钢、何占豪、俞丽拿这些30后、40后年轻人的声音。“上海之春”走过57年,不忘力推新人新作的初心,一代又一代年轻艺术家在这里登场。

  如今,轮到90后了。

   听见90后的担当

  不到10天的准备时间,要在一部中国歌剧新作中担任男主角,给了胡斯豪很大压力。他用了两天时间熟悉唱段,便投入了现场排练。在剧中扮演汤显祖妻子的是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董芳,舞台经验远胜于他。和他同台的,甚至还有他的导师周正教授。“我没有时间去想那么多,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进入角色,抛开学生和老师的身份距离。前辈们给了我很多指导,有他们在,我就不怕了。

  一个星期的排练,从早到晚不间断。胡斯豪不仅要完成好唱段,还要抽空去查资料,了解汤显祖的生平,进入当时的历史背景。他把自己排练时的录像拿出来反反复复看,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我看过今年年初《汤显祖》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时的录像,廖昌永老师无论在演唱技术上还是在表演上都比我成熟得多。但我觉得,尽我的全力就不会有遗憾。

上海音乐学院22岁的大四学生胡斯豪,为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救场,出演原创歌剧《汤显祖》,和他搭档的是上音青年教师董芳。

  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四年,胡斯豪的舞台经验都来自《费加罗的婚礼》《女人心》《唐璜》等西洋歌剧。通过这次短短一周的排练,好像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对传统文化和中国风格的突击和探索得到了师友们的认可。22岁的胡斯豪,因为“临危受命”,有了强迫自己快速学习的动力。因为得到学院和老师的信任,有了勇气和担当。

   听见90后的实力

  上海民族乐团今年有5位90后音乐家登上“上海之春”的舞台。26岁的中阮演奏家杨净,为了在《梦想新声音》音乐会上首演中阮协奏曲《千峰翠色》,从今年3月就投入紧张的准备。《千峰翠色》的作曲家唐雨辰同样是位90后,曲子写好一段,就给杨净练一段。杨净说:“90后作曲家脑洞都挺大的,不按常理出牌,对演奏者的要求很高。”她起初心里没什么底,有些急躁,直到跟大乐队一合练,突然找到了感觉。上海民族乐团中阮演奏家夏青听完说:“慢板部分太好听了,难以想象是一位1994年出生的作曲家所作。

26岁的中阮演奏家杨净,在本届“上海之春”首演中阮协奏曲《千峰翠色》。

  杨净没有想到,才来乐团不到一年,就能得到机会在“上海之春”舞台上担任独奏。柳琴演奏家唐一雯,年纪没比她大几岁,但舞台经验比她丰富许多。排练完一下场,唐一雯就把她拉到一边给她提意见,无论是演奏技巧、音响还是表现力,甚至是服装颜色,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杨净说:“我在舞台上的自信是团里的前辈给我的。

  5月15日、16日,杨净还将出演另一台“上海之春”音乐会《栀子花开了》。她和其他80后90后演奏家们,将以多媒体音乐现场的呈现方式颠覆人们对于民乐的想象。上海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王甫建说,这些年轻人,技术过硬,又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江山代有才人出,他们代表了当今民乐演奏的最高水平,他们身上也担负着开拓中国民乐新思路的使命。

   听见90后的思考

  这两天,24岁的龚天鹏,正在上海爱乐乐团的排练厅里盯排练。5月6日晚,他将有两部新作在本届“上海之春”首演。一部中提琴协奏曲《麦田里的守望者》,灵感来源于塞林格的同名小说,描述16岁少年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另一部《第六交响曲》则是他自己的青春期的叛逆史。

  这位曾经的钢琴神童,2岁就能辨认所有的音高与和弦,5岁开始日日苦练,9岁考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13岁就与小提琴大师帕尔曼同台。然而在美国求学期间,他遭遇中西文化的冲突、经历放弃钢琴转向作曲的风波、一度内心挣扎,与父母关系剑拔弩张。还好,在周围人的帮助下,他顺利度过叛逆期,作曲天分也逐渐显露出来。他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15部大型作品,华人作曲家盛宗亮教授曾感叹,他十几岁的成就是很多同行一辈子都无法抗衡的。龚天鹏的青春期都经历了什么?他如何顺利过渡?如何处理自己与父母、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新作《第六交响曲》,这位年轻的作曲家进行了诚实的自我回顾和深入的心理剖析。

  2008年“5·12”大地震之后,15岁的龚天鹏创作出《悲情天台山》,希望用音乐“给人们以一丝慰藉”。从那时起,他的创作就表现出超出年龄的视野和思想。2015年,他为二战胜利70周年而作的《第五交响曲》成功首演,用音乐表现战争与和平的宏大主题。如今,通过即将上演的新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第六交响曲》,龚天鹏希望能让更多人走进青少年的内心,让这个社会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许舒亚说,今年的“上海之春”,新人新作数量比往年有所增加。仅仅上海音乐学院,今年就有35位新人演奏家、歌唱家和作曲家首次登上“上海之春”的舞台。这其中,有不少和胡斯豪、杨净、龚天鹏一样的90后,在“上海之春”,找寻他们艺术人生的春天。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