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老书场歇业半年后重开张 官方:贴钱也要开下去

07.04.2015  09:33

图片说明:2015年3月31日,上海高桥老街,一位顾客在清溪茶馆内。记者 寇聪 图

  在关停半年之后,上海高桥镇清溪茶馆的说书项目计划于4月16日重新开演。

  近年来,曾经承载了老上海评弹、说书文化的众多老书场如今剩下已不足100家。就在最近,奉贤区的泰日书场因用电改造问题,再次面临生存困境;宝山区的友谊路街道社会文化中心则因听众流失,书场面临关闭。

  “哪怕政府贴钱,我们也要想办法让它开下去。”4月6日,高桥镇政府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此次能重新开张的高桥镇书场,与该镇的文化旅游一体化规划有关。

   开业初期常有八九十名听众

  门前的河水一波波漫上青苔路,廊下的懒猫在天井里伸了一个懒腰。

  图片说明:2015年3月31日,上海高桥老街,两位顾客在清溪茶馆内。记者 寇聪 图

  4月4日上午10点多,早茶时间已过,位于浦东新区高桥镇东街22号的清溪茶馆,人不算多,只有几名高桥书画社的画友在交流。清溪茶馆是三进式的院子,门头不大,庭院却很深。江南式的粉墙黛瓦,就连檐角也带着江南建筑特有的飞禽设计,院内盆景雅致玲珑,让人每踏入一步,就好像往回走了些光阴。

  据高桥老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美付介绍,这座茶馆是一栋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先后做过区委和高桥镇政府的办公楼,以及学校宿舍等,如今是房管部门的直管公房。2008年,在专家指导下,政府部门对这栋房子进行修缮,花了300多万元。

  “修缮好了之后,我们向镇政府租用的这个房子,政府希望这个老房子还是做文化的用处,这跟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高桥镇一家企业的负责人黄文东说,租下房子后,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开茶馆,兼做评弹书场。

  2009年4月1日,清溪茶馆开始运营,高桥镇的书场文化在中断了几十年后终于得以延续。书场是公益性的,镇政府每年补贴20万元,包括请评弹家、说书人的费用,以及房子的维护费等。听书的市民每次只要交二三元钱,相当于茶水费。

  书场重开,最开心的莫过于爱听评弹的老听众们。

  “刚开始来听书的人很多,基本都有八九十个人,甚至有时候还会上百人。”黄文东回忆起2009年开业初期的盛况说,书场里准备了74个座位,有时候位置不够,大家就搬着凳子坐在过道上听。

  78岁的蒋亭东先生是茶馆、书场的老客人。2009年书场重开后,蒋老先生说自己几乎每场不落,“我最喜欢听评弹了,要是能有小书(评唱)就更好了。

  67岁的王福润也表示最喜欢小书,“只要我走得动,我就要天天来听书。不为别的,就图个开心。”问及收费的问题,王老先生认为几块钱的费用他们也不是很在意,最主要的是又有了听评弹和聊天的场所。

   搓麻、吸烟等原因致茶馆歇业

图片说明:2015年3月31日,上海高桥老街,一位工作人员走过书场。记者 寇聪 图

  “我没有专门研究,但高桥镇的茶馆历史至少有数百年。”曾在高桥镇文化服务中心任非遗专管员的王鹢翔说。

  据王鹢翔介绍,喝茶是老高桥人的一种习惯,早晨“吃早茶”,一壶茶配上油条、高桥松饼等点心;白天喝茶则是一些有闲的人或者生意人,大家在茶馆里喝喝茶聊聊天,甚至谈生意、起讼文(写官司文书),这里又是一个交流场所。

  “到解放前后,镇里西街、北街、东街上,还有三四家茶馆,这在一个小镇上还真是少见。”王鹢翔说,他小的时候住在农村,外公常常每天从农村走到镇里,就为到书场听一场评书。

  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桥镇的老茶馆、书场渐渐减少、消逝。“到2009年,镇里的茶馆已经中断了十多年了,书场则停办了二三十年了。”黄文东介绍,他将重开的书场命名为“清溪茶馆”也是有来历的,因为高桥镇最早就叫清溪镇。

  2009年,茶馆重新开张,日日爆满,甚至有居民特意从临近的高行镇、高东镇赶来。可是好景并不长。2013年以后,这家茶馆又渐渐零落,听书的客人只有少到二三十人、甚至十人不到。

  “这个茶馆当时的风气非常不好,把这里古色古香的文化情调完全盖住了,完全不是一个演出评弹的地方。”上海市书场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宋建岳分析该书场难以为继的原因。

  宋建岳说,此前他来这家书场考察过多次,都是一进门就听见嘈杂的搓麻声,再加上打牌的人在这里吸烟,搞得这里没有一点做文化的氛围了,“这种地方的书场,好一点的老师都不愿意来这边表演,听客们都是很有判断力的,你请的老师不好,慢慢的他就不来了。

   改造后仍保留一间棋牌室

  茶馆歇业之后,黄文东开始反思。

  “我们刚开始的管理上可能是存在一些偏差,认为要顺从大众的口味,结果助长了这里打麻将的风气。”黄文东说,这次改造之后一定要控制打麻将的风气,首先格调要搞上来。

  改造后的茶馆除了书场主体外,其他厢房分别安排了一间书画交流厅与古玩艺术展示厅,只在最外面的屋子保留了一间棋牌室,供爱好者们打麻将、下棋。除此之外,负责人黄文东和管理人陈斌也非常重视茶馆的卫生和舒适度的问题,在茶馆内安装Wi-Fi、空调、消防设备、卫生设施等,做了一系列改变。

  整修后的清溪茶馆面貌一新,书场也要重新开起来。在上海书场协会秘书长宋建岳的安排下,书场前3个月的节目已经定了下来。

  “为了解高桥镇评弹爱好者们的喜好,我们安排了三档不同的节目。”宋建岳说,4月16日开演的第一档节目是一场符合老听众口味的现代书评,希望通过这个现代书评起到一个聚拢听客的效果。接下来第二档是两名年轻演员的双档演出,旨在吸引一些年轻人。第三档是由一名有一定听众基础的艺人表演的女单档。

  黄文东说,每个月除了15天的评书以外,剩下的15天会在镇政府的牵头下举办一些沪剧、豫剧等的沙龙,书画协会、古玩爱好者协会的交流活动,“最终的目标是要做成一个社区文化艺术中心,延续高桥古镇千百年来的艺术文化。

  清溪茶馆的改造,也征得业主管理方上海高桥老街建设管理公司的同意。陈美付表示,在高桥镇的老街规划中,书场也将是未来老街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2012年开始,高桥镇就开始规划将东街、西街联合在一起做成一个老街文化景点。”陈美付介绍,拥有800多年历史的高桥镇文物古迹众多,其中市级文保单位2处、区级文保单位12处及一大批优秀历史建筑,有诸如钱惠安纪念馆、高桥人家陈列馆、高桥绒绣馆等文化展示单位。另外,高桥老街还被列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等到老街发展起来,就能给书场一个很好的生命力,书场也能与老街的旅游有很好的良性互动,来书场听书的不仅有本地老居民,还会有外来游客。”陈美付介绍,有老街作背景,大老远赶来的听客们就可以早上游老街,中午吃茶馆特色的小吃、馄饨,下午听评书。

  按照高桥镇的规划,清溪茶馆所在的东街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老街风貌,未来书场也将成为老街的一个文化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