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工博会院士圆桌会议上建言 《文汇报》:环境与土壤决定创新后劲
“十三五”上海深化创新发展的路径何在?在前天举行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院士圆桌会议上,院士们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创新的环境与土壤”上。从科学技术创新,到新兴产业发展,这只是容易被人们看到的“枝繁叶茂”,而创新的根基则深深扎在人文文化的土壤之中。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能够持续不断深化下去,就必须在营造创新的环境与土壤上下功夫。
创新不是一个权宜之计
“我们老家有一种菜叫黑菜,有人尝试把它移植到上海来,可无论怎么长都是绿颜色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用这个家乡版的“南橘北枳”故事,来说明营造创新环境和土壤的重要性。他认为,讲创新环境,生态、土壤比其他的都重要,因为只要能把它复原出来,一定可以做到你原来想做的东西。
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生态,而中西文化交融则是上海最重要的一种创新特质。同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汪品先说,上海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城市,它是中外移民在百余年时间里共同生长出来的。在海派文化中,现在人们只看到上海人的精明与讲规则,却忽略了其中不墨守成规、不断求新求变的精神,比如洋泾浜英语就是一种典型表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上海能否将这种精神发挥出来?”他问。
从这种意义上说,创新就应该是植根于每个人思想观念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认为,教育应在培育创新观念与文化中起更大作用。他举了个例子,餐桌上的转台是中国聚餐文化习俗下所诞生的一种产品,可在使用中,转台会碰翻酒杯、碗筷,可有人想到过对转台进行改进?如果每个人都能看到问题,并想办法改进,我们的创新之路就会走得更顺畅。“创新不是一个权宜之计,不是因为走到这一步了,传统资源用完了,才必须要转型创新,它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俞立中说,这是我们必须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创新不仅仅靠资金、政策或者布局规划,因为政府想得再好,底层民众没有动力,仍然很难形成气候。
创新总会突破现有框架
怎样才能看到问题?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杨福家引用了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的话“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问愈透,创更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现在的教育进行反思。宁波诺丁汉大学刚创建时,一些老外教授讲课时间非常短,经常与学生坐在一起探讨问题。一开始,家长对此意见非常大,认为孩子交了高昂的学费,却没学到什么,但后来几乎每届毕业生都会为自己所受到的思维训练而发信给杨福家表示感谢。“我曾有幸见到美国的氢弹之父,他每天在实验室一定会提十多个问题,其中八九个都很简单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他做出巨大贡献的也就一两个问题。”杨福家说,到哪天,我们的中小学、大学都有了这样的氛围,我们的创新根基就有了。
创新需要生态环境的营造,需要土壤的培植,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它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系统。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理事长王元研究员提醒,千万不可以僵化、静态的眼光来看待创新。最近,很多人诟病电子商务破坏传统实体经济,可很多人似乎忘记了,当年大型超市的出现,也曾替代和消灭了许多街头摊位和小店。创新总会不断突破现有的框架,政府应该如何去适应这种创新生态?如果还按照传统做法,反反复复地专家讨论、论证,那必会使很多创新者逃离上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认为,美国食药监局(FDA)在罕见病药物审批上的做法值得借鉴。由于罕见病药物针对的患者人群非常小,因此FDA在新药审批时,会为其临床试验开辟“绿色通道”,有些药物只需几十例、甚至几例验证,即可通过。根据创新的现实需要,科学合理改变规则,这对于鼓励创新非常重要。
原文来源: 文汇报 | 发表时间:2015-12-02 | 作者:许琦敏
原文链接: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5-12/02/content_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