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深入推进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12.02.2016  12:52
      上海外国语大学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始终将“立德树人”与新时期社会主义高端外语人才培养牢牢结合,以改革为抓手,深入推进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相互融合,努力打破院系、学科、专业壁垒,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互补、联动,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合力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相互融合

一是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外语教学。根据思政课教学的内容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点,结合国内外时事,选择相应专题,在思政教师与英语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用全英语授课。从2014年6月开始,率先在《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两门课程中进行试点,目前已向本科生思政课“05方案”的其他四门课教学中予以推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是在外语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课教学。学校在外语专业的泛读、报刊选读、翻译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阅读材料中有针对性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如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央文件及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等方面文献的外文版),或开设新课程。2015年4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英语学院教授共同开设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全英语的《中外时文选读》课程,以《挖掘外语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中外时文选读”为例》的选题,申报成功上海市本年度思政课重点教改项目,成为上海市5所思政课教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在教学内容上,该课程强调把地道的外语讲述与中外两种文化视角的对照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多维的、敏锐的、批判性思维,这对国内高校目前的外语教学是一个突破;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对话与交流,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把对有关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国家利益等方面问题的认识和讨论融入学生的感悟、情怀和思考中。学校将于2015年底,对该课程以学生访谈、问卷调查和学生评教等形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予以改进,以便摸索出一套更适合学生、更受学生认可和欢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体制机制。

三是在科研上强调思政课题必须关注现实、聚焦问题、凸显育人。学校拨出专款,重点支持思政教师围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转化问题和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与话语体系研究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围绕构建外语院校特色思政教育体系等课题开展教学研究;围绕体现和对接国家战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新华社、外交部等机构的联系与协作,开展对习近平的系列讲话、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文件和国家重大政策等文献的多语种外译工作,积极服务于国家外交、外宣等工作的需要。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为推进思政教育体系改革提供保障

一是建立专门工作机构。为了切实推进此项改革,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导“思政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

二是制定规划、明确任务。学校专门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制订了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落实的教改体系建设规划,努力解决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和教学方式等问题。

三是政策扶持、强化队伍。对参与推进和开展此项教改工作的相关教学人员,在课时、课酬、津贴、工作量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思政课师资队伍内培与外引的建设力度,不仅注重引进具博士学历、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并能用全英文授课的高层次人才,以充实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力量;同时,还对现有思政课教师在外语培训、业务培训、国内外访学进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积极拓展思政教师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