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语言研究青年学者海上论坛”在上外举办 共话领域外语能力与外语教育
11月18日-19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语言研究青年学者海上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领域外语能力与外语教育”,旨在促进语言研究领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青年学者的研究水平,拓展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30多所院校的青年教授和硕、博研究生近140余人参与论坛。
上外副校长冯庆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曲卫国、上外语言研究院院长赵蓉晖致开幕辞,开幕式由沈骑教授主持。冯庆华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外语能力建设已经成为语言规划研究和外语教育研究的新热点领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的背景下,领域外语能力建设和外语教育的讨论亟待加强,研究并思考我国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外语能力建设问题与外语教育变革转型的衔接问题,已成当务之急。上外的一流学科建设,更要提高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在全球外语高等教育中的话语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从全球外语高等教育的办学现状和发展趋势上找准学校的方位,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曲卫国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第一届海上论坛去年在复旦召开的情况,指出了领域外语能力跨语跨域跨文化的能力的重要性。他以哈贝马斯的中西结合研究为例,强调了学术发展过程中学术话语互动至关重要,学术发展不仅要与自己的文化对接,也需要与其他文化话语进行互动。中国的发展有较明显的跨文化话语性,学术资源是人类共享的资源。赵蓉晖教授介绍了上外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的概况,这一机构以“语言与社会研究”、“跨语言研究”为两大学术品牌,带动语言研究的特色发展。语言研究青年学者海上论坛作为青年学者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将为青年学者展现才华提供重要的舞台。她指出:青年学者应该坚守学术道义——学术研究的基本功、基本规律就是学术“江湖”之“道”,学术之“义”就是学术对社会的使命担当,青年学者尤其要带着敬畏与感恩的心态从事研究,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
来自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的Helen Kelly Holmes教授、澳大利亚新兰威尔士大学的高雪松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任伟教授分别围绕语言的商品化和语言市场、语言教师的身份建构和全球化背景下的语用能力重构做了主旨演讲。会议设置了语言教育规划、多语种规划、领域外语能力培养三大专场和中外主编对话论坛环节,中外学术期刊主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语言学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次论坛为广大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契机和资源。青年学者们围绕论坛报告和语言政策研究课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通过交流拓展自身学术视野,创造长期合作的机会和联系。
据悉,第三届海上论坛将于2018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
初审 / 编校 / 王雪娇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