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东馆开工:让文物说话 讲中国故事
原标题:由本土团队设计 面积10万平方米计划2020年竣工 观众可感受古老文明与城市活力 上博东馆: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
何时将建成开放?
上博东馆2017年9月底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竣工。
展陈特别在哪里?
上海博物馆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东馆将构建以中国古代文化主题为核心的展陈体系,以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为切入点,举办反映中国重要历史文化内涵的主题性陈列展览,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
会更加注重什么?
东馆将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参观体验。例如:开放式的文物修复展示使得博物馆的日常后台工作得以呈现在公众眼前; 开放式库房设计能让观众一窥神秘的博物馆库房; 馆藏秘宝专室能让长年得不到展出的国宝有机会展现在公众眼前。此外,东馆将增设针对青少年的博物馆体验空间。
未来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是什么模样?有哪些功能?在众人的期盼中,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效果图近日揭开面纱。
即将开启建设的上博东馆西临杨高南路、北临世纪大道、东临丁香路。占地面积4.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是人民广场馆舍的2倍多。建筑整体呈矩形体块,白色的外立面上分布着波纹状的反曲,如同大海的波浪,平直的部分则象征陆地,它们形成“海陆交汇”的文化内涵,既符合上海的城市地理特色,也象征着上海“勇立潮头”的排头兵精神。
在好用基础上考虑美观
为什么要建造上博东馆?上博本馆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当时,全国其他省市还没有如此现代化的博物馆。这几年,博物馆建设进入第二轮高峰,新建的广东省博物馆达到6万多平方米,山东省博物馆8万多平方米,当年领全国风气之先的上博,其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功能需求。目前,上博只有三个临时展厅,很多临展的档期提前两三年就要排定,无法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展览和服务。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上海博物馆东馆项目于2015年开始筹备。建设上海博物馆东馆,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文化东进”战略、构建“两轴一廊、双核多点”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一环,也是“十三五”时期本市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专家团队遴选出了建筑设计方案,策划了初步的展陈方案。专家认为,定位10万平方米对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是合适的。目前上博每天观众上限八千人次,按照这个比例,东馆每天将可容纳约两万人次。
这也许是中国第一个如此大面积的新建博物馆。一次兴建10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在国外也鲜有先例。大英博物馆是历史形成的,大都会博物馆也是无数次加建才成就如今的体量。为此,上博东馆进行了四轮招标,参与投标的9个单位6个来自国外,3个来自国内。对于这样超大规模的建筑,大家都没有经验,国内和国外团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竞争非常激烈。最终,同济大学青年设计师李立教授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的设计方案胜出。该方案立足于城市空间整合和内部功能组织,为上海博物馆东馆带来了一座开放型的博物馆建筑。建筑的方整外轮廓可以提供最大可利用的空间。设计团队从一开始就认定,建筑不能一味基于好看,10万平方米的博物馆要在好用基础上再考虑美观。在建筑形态上,这一建筑也更体现上海大气谦和的城市气质。它的样子总体含蓄内敛,又不完全中规中矩,内部有很多变化空间。为了缓解观众在特大型博物馆中的观展疲劳问题,建筑还改进了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流线的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强调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使得观众在博物馆内参观,既能与历史对话,也能感受陆家嘴现代化的风貌。
开放通透,与百姓更亲近
早在2016年举办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活动上,各方对上海博物馆东馆就提出设计要求:希望能打破封闭式的展览方式,建筑、展厅内外追求一种通透性。
为了突破传统封闭模式,建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博物馆,第一稿的设计中,全部用玻璃做建筑外立面。为了维护博物馆厚重的特点,并且保护文物,在最终方案里,设计团队选择了以石材为主体,其中约10%部分处理为半透明。设计师们设想在玻璃上打印出石材的纹理,远看是石头,但是从馆里可以看到外面。
建成后的上博东馆高度近45米,地上建筑共六层,其中,下面四层是展览区域,展厅面积占总面积的40%左右。上面两层则用于办公、研究、对外交流、图书阅览等,其中五层设有封闭式库房。地下部分有两层,一层是设备用房、报告厅、多媒体厅、观众餐厅等,二层是停车场。在开放空间内,除了基本陈列外还有公共服务功能,比如文创展示、学术报告厅、150座的多媒体影院,还有各种不同的咖啡厅、图书馆、教室等。
不同于本馆的封闭式空间,上博东馆有很多公众开放空间和室外空间。在东部面向上海科技馆的区域内,有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像一个户外的小剧场,老师带着学生来,可以在这里上课、聚会。这个从屋顶庭院层层跌落下的空间上,还有一个盘旋的坡道,增加了空间趣味,小朋友可以从这里走到各层去探索。青少年探索宫也在这个区域,将近3000平方米的空间面积贯通三层,充分适应青少年的需求。该空间还有360度全景咖啡厅。在建筑顶楼,还有一座屋顶花园,有水有树,环境优雅,将来会选取一个经典的苏州园林片段复制在这里,供观众小憩。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认为,开放性不是减低安全系数,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让博物馆原先的神秘色彩褪去,让公众能够更深入了解博物馆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建上海“两轴一廊、双核多点”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战略中,上博本馆、东馆恰好处在两个“核”上。“未来将实现两个场馆间东西联动,希望通过我们的作为连结上海两个文化中心,发挥两个文化辐射或者两个文化策源地的作用。”杨志刚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在东馆,市民既能观展也能休闲,既能社交也能休憩,既能感受古老的文明也能感受城市的活力,逛博物馆将成为上海市民生活的一种新方式。开放、通透的上博东馆,将为观众走进博物馆提供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