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抗战史上不可忽视的队伍:烽火中的童子军
身着黄色斜纹布制服、头戴圆顶宽沿帽、颈系领巾,童子军是抗战烽火线上的特殊风景,瘦小的身影不顾艰危,或奔赴前线,或服务后方。其中,上海童子军理事会筹组的战时服务团,更是被誉为“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第一团”,为这场全民抗战贡献力量。
凡有利抗敌,均乐于从命
“灾民赖以救济,军事赖以扶助,忠勇坚毅,成绩斐然……”早在1932年“一·二八”时期,上海就有100余名童子军深入战区从事服务,优秀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受到中国童子军司令部嘉奖。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上海童子军理事会发起组建战时服务团。当时规定,童子军团员必须年满16岁,但是不少学生为了不失这次报国机会,虚报年龄。
淞沪会战首日,童子军即投入工作。在后方,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不仅担任警卫维持秩序、协助看护急救包扎,还处理一系列杂务。一名女童子军曾在日记中如是描述一天活动:“黎明起床,八点钟到总部报到,然后到难民收容所帮忙分配食物,举行检查,教儿童读书。再为成年人读报,帮忙喂婴儿乳。下午到医院服务,协助医生及看护扎绷带,实行器皿消毒,这样过了整个下午。下午七点到总部报告,然后回家睡觉。”
此外,警察局交通委员会的汽车管理、公用局的汽油收发亦由童子军担当。一天,几名童子军发现四川路上有辆满载面粉的大卡车,正向虹口方向偷驶,他们巡查后发现,原来是不法奸商企图利用公共租界,将物资偷运至日军阵地。他们立即联络公共租界巡捕,当即把卡车拦下,将物资交付慈善机关作为救济难民之用。
交通、保安、慰劳、军需、募捐、侦察、救护、消防……童子军活跃在各个领域,“凡是有利于抗敌后援的工作,各机关团体分派他们去做,他们没有不乐于从命的”。
十几岁之龄,冒枪林弹雨
随着淞沪抗战热情高涨,上海童子军人数从最初的1000人增至2500余人,其中年纪较长、训练有素者,被选派服务前方。
他们以十几岁之龄,冒着敌人的炮火威胁,往来于上海市区与战地之间,配合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委员会抢救和转运伤兵。例如11月8日南市失陷,团员向前线出勤1871次,将23925名伤兵转运至租界区及后方医院,并在前线救护难民84人,对前线战士予以支持与鼓励。
“四行孤军、八百壮士”,在谢晋元率团牵制日军、掩护主力转移之际,11名童子军成员冒着枪林弹雨,为守卫四行仓库的战士送来三车慰劳品,而另一个备受称道的事迹,则是“杨惠敏送旗”。
当时,上海润州中学初二学生的杨慧敏作为童子军战时服务团成员,来到抗战前线。激战正酣时,杨慧敏看到大上海遍插日本侵略军的“膏药旗”,而苏州河岸的四行仓库却没有中国国旗,她孤身一人冲过火线,泅渡苏州河,为壮士献旗,一时轰动海内外。
中华新生命,尽报国之责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生命,年纪虽小志气真,献此身、献此心、献此力为人群。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充实我们行动的精神,大家团结向前进!”一曲童子军歌,唱出少年志士的抗战勇气与报国决心。
童子军洪志信曾奋战在淞沪抗战第一线,后来他撰文回忆:童子军虽然都是青少年,可是和成年人一样“战斗”,最忙的时候,饭也顾不上吃,水也顾不上喝,再脏再累也不怕,没有一个人退缩。
他们也为抗战付出伤亡与牺牲,截至1944年10月底,17名上海童子军成员为国捐躯,35人受伤,另有2人失踪。除上海外,浙江、江西、陕西、云南、广东等多地可见童子军身影,曾有统计表明,截至1941年10月,全国就有1.5万余名童子军参加战时服务团。
英国苏玛士勋爵在总结二战时期童军运动时写道:“无论什么年龄、什么级别,服务精神是真正的童军精神。和平时期提倡的行善精神,到战时发展为自我牺牲精神……”这同样是中国童子军精神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