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江源建生态补偿范例 为大自然“养颜”

23.08.2016  17:33

 

 

  


 
 
  藏羚羊
 

 

  


 
  三江源风景
 

  生态补偿,就是利用经济手段来明确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

  青海省三江源区的生态补偿就是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输血”变“造血

  有人将三江源称为“大美净土”,的确,群山起伏,湖泊、小溪星罗密布,茂盛的植被以及栖居其间的野生动物让三江源集成了生态自然的所有珍稀美景,人们置身其中,远离城市的喧嚣,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之一,三江源区对三条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然而,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却十分敏感脆弱。三江源区冰川退缩、湖泊和湿地萎缩等现象不断加重,源头产水量逐年减少。同时,原始粗放的牧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不断恶化,“人——草——畜”之间关系失衡。

  过去,三江源的生态补偿多为阶段性政策,以项目作为补偿方式,缺乏系统、稳定、持续、有序的法律保障和组织领导及资金渠道。然而要想获得长效发展,政府就必须主动作为,提升服务能力,对补偿成效负责。201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持久、稳定的长效机制,必须充分认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

  当地政府不仅明确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还与中国工程院合作于2012年和2014年先后启动实施了“三江源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和“三江源区生态资产核算与生态文明制度设计”两个重点咨询项目。有关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实地调研,明确了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三江源区的管理部门主动探索生态补偿的机制,并在探索中认识到:要想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实现由国家“输血式”生态补偿向自身“造血式”生态补偿的转变,主动寻求实施生态补偿的科学路径。

 金山和青山

  生态补偿机制是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因生态保护丧失发展机会或增加的发展成本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那么,如何算出三江源生态资源资产的各项经济账并确立补偿的标准就成了实施生态补偿的关键一环,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张林波介绍说,摸清生态资源资产的家底就等于是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架起了相互衡量的天平。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研究成果显示,三江源区每年可提供的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价值约4920.7亿元。这一结果表明,生态资源资产是三江源区最重要的资产,其价值远远超过经济生产价值。三江源的绿水青山才是其最为重要的金山银山。为了保护国家重要的生态资源资产,三江源区每年放弃了约369.7亿的发展机会成本。为实现生态资源资产的保质增值,三江源区每年约需投入129.72亿元进行生态保护恢复。

  对生态资源资产的核算与价值评估便于将生态资源资产作为三江源区资源占用的重要依据,将生态资源资产核算纳入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替代原有单纯的GDP考核指标,建立以生态资源资产为核心的新型绩效考评机制,构建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资源资产状况的区域发展衡量指数。权责清晰并且有了科学的数据支撑,生态补偿工作的展开也就有了长久的动力支持。

  探索与创新

  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自2000年开始,国家和青海省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生态补偿资金用于改善三江源区牧民生活,但是这种补贴式、被动式和义务式的生态补偿方式并不见效。牧民放弃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接受国家的补偿资金,但却没有找到替代的谋生方式,这样下去不仅让一些牧民再次按原有方式进行牧业经营,失去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

  张林波所长介绍说,要想切实改变牧民生活就要根据三江源区生态资源资产核算结果,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将三江源区生态资源资产的生产经营变成牧民收入提高的另外一个来源,使牧民的身份定位由原来单纯的牧业生产者转变为牧业和生态产品双生产者。同时,大力普及教育,转移牧业人口,并培育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和民族手工业,引导和鼓励农牧民自主创业和转产创业。

  三江源地处水之源头,它的生机和活力孕育着下游的生生不息和繁荣发展。生态补偿也为三江源生态文明的建设孕育着新的契机。

  在生态保护这项事业中,谁都不能坐享其成,谁也不能逃避责任,破坏者付出代价,保护者得到奖励,才是还原了最为基本的人类法则。有了生态补偿的支撑,三江源的生态未来一定会探索出更为多元化的生态保护机制,促进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最终让文明的生态观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