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100家基地试点新型学徒制 “十三五”上海培养20万高技能人才
记者昨天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20万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5万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透露,“十三五”期间本市技能人才的结构比例将更加趋于合理。到2020年,力争本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35%,逐步形成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合理分布的总体格局。
“十二五”以来,尽管上海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接近30%,但与上海产业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产业、岗位技能人才招工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比例一般都在40%以上的水平相比,也还存在较大差距。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部门介绍,“十三五”期间在加快本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今年11月28日本市将在世博展览馆举行2015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和技能展示活动,这将是本市首次探索竞赛、观摩、展示、体验为一体的办赛模式。700多名进入决赛的选手将在汽车维修工、电子商务师等14个市级一类竞赛决赛项目上展开争夺,10家本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展示十二五期间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手段和成果。与此同时,国家“技能中国行2015”技能展示交流活动也将在现场举行,10位世界技能大赛冠亚军将与市民面对面互动交流,20多名技能大师将现场展示绝技绝活。
据悉,十三五本市将重点建设一批世界技能大赛的培养基地。联合本市职业院校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技术标准和技能要求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按照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组建技能竞赛人才培养基地,积极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参赛选手。同时,在本市大赛中引入世赛办赛理念和方法,扩大“开放性、展示型”竞赛活动的规模和范围。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介绍,设想十三五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其他重要举措还有:
●打造一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国家战略,在现有骨干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着重在未覆盖的行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依托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发展建设若干新基地。到2020年,全市技术技能领先、设施设备完善、实施效果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达到100家,国家级基地数量实现翻番。
●实施新一轮“首席技师千人计划”新资助500名首席技师。在优秀的首席技师工作室,认定资助100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并推荐申报一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和支持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开展交流活动,并探索资助项目之间的协同合作创新发展。
●试点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在本市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服务业等领域,试点开展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业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探索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推进“直通车式”双证融通推动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方式的改革,在中职院校试点的基础上向高职院校推广,通过学分银行做好学分认可型和证书认可型的双证融通的探索,激发“双证融通”制度的创新优势。
●提高高技能人才国际化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中外合作办学,促进技能人才的海外交流引进,力争使本市高技能人才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