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秋歌七君子》出版 "七君子"身上是上海的血性担当

30.10.2016  10:34

  原标题:“七君子”身上,是上海的血性担当

  

  图片说明:1936年11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在上海逮捕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七位救国会成员,世称七君子事件。孙玉敏(国画)

  今年是“七君子事件”发生80周年。80年前的中国处在抗战前夜,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时,在上海诞生了以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史良、沙千里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起的救国会。他们不计个人得失,致力于团结一致、抗日救国的全国统一战线,却在1936年11月23日遭到统治当局的拘捕、关押。事件导致国内外强烈反响,声援、营救活动持续不绝,宋庆龄、爱因斯坦、杜威等中外著名人士也加入其中,更引发了西安事变,继而促进了国共合作和其他社会力量联合抗战局面的形成。

  学者潘大明所著《长河秋歌:1936年七君子事件与他们的命运》一书,不同以往为七君子分别立传的写作传统,而以七人为集合体,通过对事实真相的挖掘,展开了一场对现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探索。

  既有很强的故事性,又有史论观点的支撑,这样的书写既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也让人们看到,张爱玲笔下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风情,并不是上海的全部。

   强调知识分子属性

  读书周刊:今年是“七君子事件”发生80周年,但纪念的气氛似乎并不是很浓。

  潘大明:人们常说,先辈们的精神长存,精神长存是对活着的人提出的要求,后人要为先辈做些什么,精神长存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读书周刊:听说您在20多年前就开始了对七君子事件的研究?

  潘大明:20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年轻人,在韬奋基金会工作,有机会采访邹韬奋的亲属故友,通过他们,我又采访到了七君子中其他六人的亲属故友,积累了丰富的口述资料。同时,又花了大量时间泡在档案馆、藏书楼、图书馆,查阅了很多文献史料,还曾出了一本《七君子之死》的书。

  读书周刊:今天的这本《长河秋歌七君子》是旧作的修订版吗?

  潘大明:不是。旧作只用了史料的一小部分,相当部分没用,我一直引为憾事,这次可说得到了弥补。另外,这20多年里出现了一些关于此事件的新史料、新成果,也在书中得到了运用。而最为重要的是,20年中,我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在不断深入,我希望新作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还原史实,而能体现我的个人史观。

  读书周刊:什么样的史观?

  潘大明:人们通常把七君子看成是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在关注他们的政治属性的同时,忽略了他们另一个重要身份——知识分子。

  《长河秋歌》则强调了七君子作为中层阶级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七君子中每位都是社会贤达,有法学家、经济学家、新闻出版家、历史学家,他们代表着有独立经济能力和相当话语权的中层阶级。而且,他们都有着很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子,又接受过西方教育,东西方优秀文化在他们身上得以交融。

  他们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集合体,这一集合体的发生、发展到辉煌、解体,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又由于他们的奋斗而加速了某些历史进程,这是他们对现代中国的贡献。

  我觉得,从这个角度理解和表现这个群体,或许对今天的知识分子能有所启发。

   当成报告文学来写

  读书周刊:对七君子,传统的书写方式是为他们分别立传,您在《长河秋歌》里却将之作为一个集合体,这样显然增加了写作的难度,为什么?

  潘大明:针对七君子的单个传记、研究著作,前前后后都有一些出版,关于邹韬奋的比较多,后来章乃器、王造时的也多了起来。从写作角度来说,我需要创新,而从写作的立体性、丰满性来说,更需要把他们视为集合体。说到底,他们本来就是同时同地同案被捕的,他们不是简单的七个人,而是一个历史事件。

  读书周刊:在您看来,他们七人身上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潘大明:他们随着社会进程而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服从于人群和社会的需要;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思想,不畏于强权,不屈于困苦。国际的视野,前瞻的眼光,强烈的爱国主义,求真务实的作风,这些都是他们能够走到一起的内在原因。

  读书周刊:书的开卷便突出了1936年这个中国现代史上十分重要的年份,突出了七君子事件的历史意义,令人印象深刻。

  潘大明:如果从七个人小时候写起,一直写到他们生命的终结,我想这会是很平庸的。一开始就让读者理解那个时代、那个年份,认识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可以造成一种震撼;然后再从他们的童年、青少年时期入手,逆流而上,寻找他们的人生轨迹,探求让他们走到一起的背后的力量;然后再回到事件中,表现他们在狱中的抗争,与同期在狱外发生的国内、国际社会的营救;终了时又顺势而下,写到他们的聚散离合,写到他们的生命终结。

  这本书不是纯粹的学术作品,我更倾向于把它当成报告文学来写。

   需要力量凝聚人心

  读书周刊:您在书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七君子事件发生在1936年并非偶然,为什么?

  潘大明:对当时的许多百姓来说,1936年是一个恐慌年。这一年,日本在政治、军事上都完成了对华发动全面战争的准备,民族危在旦夕;这一年,国共两党已经开始秘密谈判,南京政府也在部署抵抗,但全民联合抗战的局面尚未形成,亟需有一股力量来促进其成。

  读书周刊:七君子事件发生在上海,是否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潘大明:是的。七君子当时都工作、生活在上海,他们既为上海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上海这座城市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而更重要的是,上海一直是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汇集、碰撞之地。在这一点上,这些年来我们是认识不够的,往往眼睛里只看到邬达克的建筑、海派的旗袍,仿佛上海就是个情调都市,而对上海的担当和血性缺少了解。

  第一次淞沪抗战结束后,上海似乎已经不是抗战的第一线了,但是,上海人民对日寇的残暴行径记忆犹新,要求抗战的呼声日益高涨。上海的虹口是当时的日租界,日本浪人经常骚扰中国百姓。上海集中了一些日资纱厂,华人劳工与日方资本家的矛盾也日趋白热化。所以,1935年底上海出现各类救国会,以至于后来诞生了全国性的救国会组织。

  “九一八”事变后,七君子一边从事着新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出版了著作,办了报刊;一边高度关注民族存亡问题,基本形成了只有全民联合才能御敌的共识。于是,他们代表国人发声,但当时的南京政府害怕七君子这样号召全民抗战会激怒日本,加速战争的到来。尤其,在七君子支持上海日本纱厂工人大罢工后,直接触动了日本的利益,在日本政府要挟下,南京政府会同租界当局逮捕了他们。

   声音嘶哑仍要继续

  读书周刊:书中的“法庭戏”十分精彩。

  潘大明:七君子中,沈钧儒、史良都是当时著名的律师。沈钧儒等人坚持抗日救国立场,在狱中和法庭上进行了不屈的申诉。其中,最精彩的环节要数沈钧儒舌战审判长。

  审判长问:“你赞成共产主义吗?”沈钧儒回答:“赞成不赞成共产主义,这是很滑稽的。我们从不谈所谓主义。起诉书竟指被告等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的主义,不知检察官何所依据?如果一定要说被告宣传什么主义的话,那么,我们的主义就是抗日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审判长自以为沈钧儒已上他的套路,再追问一句就可以让沈钧儒中圈套,承认救国会是中共领导下的一个反政府组织,便又问“抗日救国不是共产党的口号吗?”沈钧儒悠然回答,“共产党吃饭,我们也吃饭;难道共产党抗日,我们就不能抗日吗?审判长的话,被告不能明白。

  沈钧儒所代表的七君子,以战士的身姿和犀利的话语,与法官、检察官作斗争。

  读书周刊:您是怎么获得这些史料的?

  潘大明:当时的庭审记录,一部分发表在报纸上,一部分在沙千里、邹韬奋狱中撰写的回忆录中,但更多的资料来自于采访。

  其实,当年采访并不是为了写书,而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因为我觉得七君子健在的妻子、战友、同事,大都垂垂老矣,录下他们的口述是件非常紧迫的事。

  我采访了罗淑章、沈粹缜、陆诒、章立凡等许多老人。采访时,罗淑章已经91岁高龄了,她当年是上海妇女界救国会理事,参加了营救七君子的活动。当时她大腿骨折,刚拆去石膏,见到年轻人来打听这事,特别开心。采访完不久,就传来了她去世的噩耗。现在想来,我的采访大概是她生前接受的最后一个采访了。

  七君子的战友、新知书店创办人徐雪寒是躺在病床上接受的采访。他说了很久,嗓音都嘶哑了,急得他夫人在一旁连连阻拦,不让他再说话,我也不忍心继续采访,可徐老坚持要说下去。

  读书周刊:老人们的述说,您的书写,再现了七君子事件,重塑了七君子精神,这在今天的社会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潘大明:写书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一直在问自己:七君子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我想,那就是他们的人格力量。虽然七君子事件已过去80年,但七君子在民族危亡时刻,以己所能担起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这样的精神,可以追溯到我们城市精神的发端,这种担当精神将会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