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盖浇饭
17.12.2015 12:48
本文来源: 看看新闻网
“
你知道吗,上海人常吃的“盖浇饭”是的的刮刮的上海制造,至今有160年的历史了。上海的第一碗盖浇饭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侬晓得伐?
盖浇饭的诞生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上海首先出现诸多大小洋行。洋行从一开始就是没有什么“内部食堂”的。洋行大班怎么解决午饭,目前无法考证。而那些因为英文好而率先在洋行混饭吃的华人,由于刚起步时阮囊羞涩,中午总想要怎么简单便宜地对付过去。
于是,一些聪明的店主就干脆推出“盖浇饭”,又省得一个一个去炒菜,又省得多洗碗,很快,“盖浇饭”就风行上海滩。 "浇头"源自dressing 盖浇饭”,“盖浇饭”,就是把菜直接“浇”或“盖”在饭上,故称“盖浇饭”。菜是“浇头”(英文叫dressing)。
据记载,最早卖“盖浇饭”的是在洋行林立的大马路(今南京东路)、山东路和四马路(今福州路)一带。而中国老板还是习惯叫“包饭作”烧好四菜一汤,用食担挑来,在八仙桌上摆开,才愿意用餐的。
即便只是开一家小店铺,但派头还是要的。兴致好的话,还要咪咪小老酒呢。
很多老法上海人一直认为,吃“盖浇饭”是没有派头的。
邻居们常常议论:“侬看,傅家三公子天天夹仔只包,穿仔西装,走进走出蛮忙嗰,好像老有铜钿嗰喏。”
“有啥断命铜钿,天天中浪厢(即中午)吃盖浇饭嗰朋友。”
“盖浇”与“改造 到1960年代,“吃盖浇饭嗰朋友”有了新的解释。“盖浇”与“改造”在沪语里谐音,所以“吃盖浇饭嗰朋友”特指当年被打成右派或其他分子送劳动改造的人了。
又过了50年,突然,身边的你我他都成了吃“盖浇饭嗰朋友”了。 惨烈的同质化竞争 而且现在的“盖浇饭”,只比盒饭好了那么“一眼眼”。尽管如此,餐馆还是因为“盖浇饭”陷入了一场惨烈的“同质化竞争”。
因为“盖浇饭”的“收视率”最高,从写字楼的白领到附近工地的民工都喜欢。所以现在沪上几乎已经没有一家中小饭店不卖“盖浇饭”的了。
有家日式料理,原来中午没啥生意,后来推出25元到30元的日式“盖浇饭”,现在是宾客如云,高峰时根本没有座位。就连“连锁店”最多的“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本来都没有“盖浇饭”的,现在也都有“盖浇饭”。
虽然大饭店还没有全部都堕落到卖“盖浇饭”,但你细心一点,就会注意到,它们的菜单普遍增厚了。本来是粤菜的,后面增加了几页川菜;本来是川菜的,则增加了几页淮扬菜; 所有菜单里,都有很辣的菜;都有便宜的家常小炒。 顾客貌似方便了,但饭店的特色正在消逝。 从餐馆方面讲,确实有些无可奈何。
一对衣着入时的青年男女,坐进一家著名的粤菜馆,张口就要“水煮鱼”。服务员极为耐心地解释,粤菜里没有这个菜。谁知那对男女立刻就翻脸,说,你们连“水煮鱼”都没有,还开什么饭店?当然,如今的饭店哪里有敢逐客的呢,只好忍气吞声,让烧鲍鱼的特级厨师去烧个“水煮鱼”出来。
这就叫,有什么样的顾客,就有什么样的饭店; 一花独放不是春 当然,更多的饭店老板是欣欣然,觉得做“盖浇饭”就是通晓并掌握了市场的规律,游刃有余呢。
做“盖浇饭”,毕竟技术含量低下;而一个饭店,各帮菜都做,手艺也只会越来越不精,无论如何,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是无益的。本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成了“盖浇饭”一花独放了。
一花独放不是春啊。
不但都成了“吃盖浇饭嗰朋友”,而且还都成了“看盖浇饭嗰朋友”了。
文字来源:畸笔叟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进入“看懂上海频道”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
本文来源: 看看新闻网
17.12.2015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