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邵国松:“双一流”大学建设更要关注“人”的培养
岁末年初,教育部、财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标志着酝酿许久的“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之前实施多年的985和211工程不再继续,一并纳入“双一流”建设的体系。观察家指出,这是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人才培养应置于首要位置
先前的985和211工程,以及现在的“双一流”建设,基本思路都是将高校分为三六九等,进行不同程度的资金扶持,以期能加速发展重点高校,并带动非重点高校的发展。客观来讲,这种将有限财力投入到部分重点高校的建设战略,在帮助中国高校追赶国际前沿、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一流学府的国际排名节节攀升便是明证。但聚焦到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人”的培养方面,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其一,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所处的位置。依据教育部等颁布的《实施办法》,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将评估的重点放在学科建设上,并进行动态调整,比之前死板按照学校资格进行资助的211和985工程,更加科学和合理。在操作层面上,教育部很有可能将目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作为重要参考。虽然,无论是四年一度的学科评估,还是现在启动的“双一流”建设,都提到了人才培养所应占据的分量。但实际上,评估的重点还是论文、著作、课题、获奖、专利/发明、师生人数及比例等硬指标。人才培养质量这种难以量化的软指标,难以引起真正重视。在笔者看来,“双一流”建设除了强调建设一流学科,更需要强调培养一流人才。何谓一流人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笔者看来,不应以权力大小、财富多少等世俗因素来衡量,而应依其毕业生为他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而定。虽然这要等到毕业生走上社会之后才好加以评估,但高校必须将一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放到其战略规划及日常的教学实践当中,才有可能在多年之后收获丰硕的果实。
其二,人才培养的纬度。不少有识之士指出,人才培养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人”的培养和对“才”的培养。“才”的培养可以理解为学生一技之长的训练,比如金融、会计、法律、电脑编程、土木工程等技能的掌握,使得学生能为自己和家人谋得必备的物质生活资料。 “人”的培养是要求学校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这关乎人的尊严、幸福、自由等精神层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在自由王国里,人的发展成了目的,劳动和其他一些人类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主体自身的内在需求。在笔者看来,教育的首要目的应是着力于“人”的培养,促进人的发展。80多年前,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遗憾的是,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多少改观,大部分高校培养的重点依然在“才”而非“人”。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对此有过精辟概括:在育“才”方面,均值高,方差小;在育“人”方面,均值低,方差小。换句话说,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平均水平较高,但出类拔萃的人少;在人的素质和价值方面,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平均水平低,有的低的离谱,且不在少数。目前启动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方略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求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但怎样付诸实施,还有赖于各个高校自主自觉的行动。
如何培养?
其三,“人”的培养目标和路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呢?有的人认为应该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有的人认为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说法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比较抽象,实践层面难以把握。更大的问题在于,实际操作层面在理念和实践层面鲜有建树。在笔者看来,我们要培养的“人”首要应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可以较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错觉、欺骗、迷信,能更好地发现自我价值、发展的道路和人生的意义。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甚至会把服务社会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理想,而不是金钱、权力等世俗的成功目标。再者,现代公民应有良好的同理心(empathy)。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的出身、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社会地位、财富积累、宗教信仰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更需要人们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即便不同意对方的言行,但至少能理解他们,能明白对方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
如何培养?通识教育常被认为是重要的解决路径,其主旨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有机会接受从人文到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文史哲方面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认识内在和外在世界。在操作层面,改革课程设置,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同时,教师也应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并在教材和教学方法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除此之外,要鼓励学生去实践,在无数的尝试和挫败中锻炼自己,发现自己,并成为一个更好的公民。
其四,学校的分层及所带来的问题。如同之前的985和211工程,新近启动的“双一流”战略同样会把学校划为三六九等,并予以不同级别的资金支持。大学的分层尽管存有争议,但古今中外皆有之,并非新鲜之事。如果,学校即便分为三六九等,但不管是什么层级的学校,都注重对人的培养,培养一个自尊、自爱、自信兼一技之长的人。每个人无论其出身和毕业学校是哪个层级,都用勇气和能力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幸福之路。这不仅仅是指找一份薪水不错的白领或蓝领工作,更是精神上的自我肯定。过去20年来,笔者有机会在中美两国一流的学府以及一般的学校学习或工作,能深切感知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美国,即便是一般学校的学生,也从来不认为自己会比哈佛大学的同辈差多少。在中国,如果没有考上好的学校,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甚至是学生本人,都认为自己是“差生”,是失败者。这种自卑情绪甚至从人生伊始的小学阶段就开始种下了,不少人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这种阴影。其实,他们充其量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而不是人生的失败者。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告诉学生这一点。因为一个充满自卑情结的人不可能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人格不健全的人也一定不是合格的现代公民。在高等教育层面,只有少数学生能进入中国的重点大学,绝大部分年轻人只能进入俗称二本、三本、大专等级别的院校。面对重点高校的同辈,我们大部分高校的学生都有可能存在程度不等的自卑情结。要克服这一点,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增加政府对非重点院校的财政拨款,使其能够吸引更好的师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等。但最关键的是对“人”的培养,通过各种方法培养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诚如爱因斯坦所言,即便是技术院校,尽管它的学生要从事的是完全确定的职业,也需要把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在首位。因为一个人学会了独立思考,便不再盲目自卑或自信,也会找到他自己的路,并能更好地履行对自己、家庭及社会的责任。在这方面,我们的非重点院校几乎没有认真思考过,也很难谈得上有多重视。
在“双一流”大学建设方略徐徐展开之际,期待以此为契机,以制度创新为手段,着力纠正人才培养的上述种种问题,使得高教发展的红利能惠及每一个学子、每一户家庭。因为无论其出生背景,无论其学校层级,每个年轻人都能配得上更好的大学教育,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健康和强大。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财新《中国改革》 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