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一张脸的中国城市,常常让我认不出来
多数城市的样子都长得差不多。图/全景
在一波波城市化浪潮中,我们多年积累的城市记忆渐渐消散。
“我们把660个城市基本变成一个样子,只用了20年时间,这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悲剧,也是对自己文化的无知。”
几年前,在一个名为“何去何从”的中国传统村落国际高峰论坛上,作家冯骥才撂下了这么一句狠话。
随着以城市化为依托的现代都市文明摧枯拉朽般在中国版图上蔓延,传统的城镇形态正在迅速瓦解。
以《俗世奇人》《神鞭》等著作闻名的冯骥才无疑是中国文化传统守望者的代表,但无论冯骥才们如何痛心疾首,那个容纳着泥人张、刷子李的故园都在慢慢消失不见,中国“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似乎已成现实。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海明威以驻欧记者的身份旅居巴黎,对于这段异国经历,海明威在书中写道: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图/pixabay
如果将巴黎比喻成一席流动的盛宴,那中国的诸多城市则是便利店里批量生产的方便食品,它可以在某些时刻为“996”的都市年轻白领提供温暖和庇护,但也仅仅限于简单充饥和短暂停留。
就像你很难讲出711、全家、罗森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在一开始兴致勃勃地咀嚼之后,是不知身在何处的失落与难以融入的孤独。
如复制粘贴般拔地而起的中国城市群,已然失去了本雅明口中的“灵韵”,而成为机械复制时代的建筑作品。
在建筑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简·雅各布斯批评美国二十世纪中叶的城市规划:
“文化中心无力支持一家好书店;人行道不知所终,也不见散步的;快车道让城市伤痕累累。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而是对城市的洗劫。”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后起的中国来说,亟需回答的是: “千城一面”是否是现代化过程中命中注定的“劫数”?中国的城市化又能有多大机会劫后余生?
我们很难一眼分辨出这是哪座城市。图/全景
本文来源:新周刊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