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一年多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终告段落
随着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4所高校周日相继出台又一波高考招生录取改革新政,持续了一年多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终于告一段落。
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时间表,2月底前各高校发布招生简章,3月份考生提交申请材料,4月份高校审核考生材料,4月底前公示通过名单,6月10日至22日高校考核,高考出分前确定入选资格名单。截至目前为止,大部分高校将自主招生的考试时间初定在6月13日到17日左右。
尽管此次4校发布的招生录取改革政策,与3月初各高校发布的自主招生政策并不相同,但不管对应哪一种政策,整个3月都将成为各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的高峰期。各高校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提交自主招生报名。
自主招生与多元录取两者路径完全不同
周日,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4校公布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新政,其中,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自增加了一批采用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方式录取的考生名额,“这与上一批公布名额的自主招生方案完全不同,上一批是原本就存在的5%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点。”长期从事招生考试政策研究的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两者的招生路径完全不同。
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点,是由学校根据自己的规定录取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动用的是教育部规定的5%的名额,学生在高考前就可以获得初审资格,并在高考出分前,就可以通过学校的综合测试和面试确定是否获得了自主招生预录取资格。而高考出分后,则根据考分的情况享受不同的自主招生优惠政策。
全国共有90所高校具备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点资格,其中,本市共有8所部属高校具备这一资格,分别是:复旦、上海交大、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而上海大学可在本市进行自主选拔录取试点。
至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近日公布的新政,则是在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框架下,以高考分为基础进行的多元评价录取。考生通过两校的初审后,必须在高考出分后才能根据高考成绩获得两校的面试资格。而且考生的高考分数、学业考分数以及综合素质测评的分数,最终将折算成一个综合分数参加录取。
高校青睐学科竞赛获奖者
2015年自主招生实施意见第一节明确工作总体要求中提到:“要明晰试点定位,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试点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相关学科、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确定相应的考核内容并进行考核。重点考查考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质”。
此次公布5%自主招生政策的高校,大多数都需要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包括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高中毕业生;或者在省级赛区获得一等奖的高中毕业生。
此外,高校比较青睐的奖项还包括:一是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高中毕业生;二是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创造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全国二等奖及以上,或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高中毕业生;三是各高校自主举办的学科类夏令营或者学科类竞赛。比如,同济大学的结构设计邀请赛、中学生建造邀请赛,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各自举办的学科体验营等。
文科类奖项则包括“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等。
另外,考生所提交的学业成绩,指的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学习情况,包含文化课成绩、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等。学业成绩是自主招生选拔的重要参数。清华大学在2014年自主招生选拔时就规定,学生的综合学业成绩排名在全年级前5%的,清华可给予优先参加自主招生的资格。
至于社会实践和爱好特长,考生必须有充分证明自己能力的材料。
来源:《文汇报》 2015.03.17 第07版
原文: 3月成自主招生报名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