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成新动力 沪前10月贸易额达726亿美元
原标题: “一带一路”成上海发展新动力
12月3日消息:记者从昨天在沪举行的“一带一路·新贸易·新商机”高峰论坛上获悉,今年1-10月,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达到726亿美元,占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尤其是,上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更是井喷式增长,达到92亿美元。
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10月,上海与“一带一路”贸易额726亿美元,占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的19.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前外贸整体形势严峻,但上海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进出口依然实现增长。与此同时,上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更是井喷式增长,达到92亿美元,大幅增长24.8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上海的投资也稳步增长,投资额达到28亿美元,增长45.2%。由此可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贸易往来已成为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力。
尚玉英表示,上海将充分发挥开放这一最大的优势,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经贸合作为突破口,努力成为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率先推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以来,上海已经与新加坡、捷克、土耳其、阿联酋等沿线国家经贸部门或节点城市签署了经贸合作备忘录,在贸易、金融、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落实了一批重大项目。未来还将与更多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加强在市场、商品、投资、科技、商贸信息、自由贸易园区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拓展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与此同时,挖掘贸易增长潜力,打造新的贸易增长点。上海将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贸易促进平台,进一步扩大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持续鼓励上海企业与沿线国家互办经贸展会,开展商务洽谈、贸易对接会等活动,在沿线枢纽和节点城市建立营销渠道、仓储物流基地、分拨中心等网络,推动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的“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商品展示和交易中心。
此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上海将针对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推动上海有竞争力的企业,围绕电力、通信、汽车、装备制造,以及钢铁、化工、轻纺、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重点行业,通过成套设备出口、投资、收购、承包工程、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等方式,促进设备、技术、标准和服务等一体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