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奠定中国对外战略发展基调

24.12.2014  18:49

    作者:丁一凡

    2014年,对中国的对外发展的重要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7月15日,金砖五国签署协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10月24日,中、印、新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11月于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言强调,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重申,中国支持二十国集团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支持世界银行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并将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途径,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作出贡献。

    可以说,这些新兴国际经济机构的创建使得“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有了更可靠的国际融资平台。

    建设“一带一路”的可能性

    历史上,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通商与繁荣之路,中国产的丝绸、茶叶、瓷器由此走向世界;这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佛教、许多外国物种由此传入中国。当前,重振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的复兴不谋而合,意义特殊。重振丝绸之路不仅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更有广泛的现实需求。

    第一,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前景堪忧。美国经济虽然在复苏,但势头很弱,美国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美国陷入一个“大停滞”。日本已经失去了两个10年,很可能还要失去第三个10年。欧盟的情况更糟糕,欧盟三大经济体德、法、意都面临巨大困难,在衰退边缘挣扎,前景堪忧。所有发达经济体经济进入停滞的原因都一样——人口老龄化、劳动生产力急剧下降、缺乏新增长点和新产业、在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地位不断下滑。

    可见,发达经济体不再能够继续成为吸收中国产能的市场。中国有巨大的产能、储蓄和外汇储备,具有能力扩大中国对外投资,培育其他新兴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第二,长期以来,北纬30度地区一直陷入国家战乱和社会动荡的泥淖,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美欧国家是背后的主要推手。当地民众对欧美国家生厌,对中国却没有这种负面情绪。丝绸之路开发走廊将中国与中亚国家、伊朗和阿拉伯国家连成一线,对推动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都意义深远。

    第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人口高密集地区。仅仅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叙利亚、伊拉克、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这8个国家的人口合计已经约5亿,相当于整个欧盟的人口。庞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庞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的中国,有充裕的资金和技术,更有包容的合作姿态在该地区投资。

    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开始是为了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为了加强东亚经济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的地位。中国已与泰国签约建设高铁,并与中国高铁网络连接。按照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中国愿意帮助东盟成员国及印度洋沿岸国家实现高铁的连接,形成泛亚铁路,建成陆、海、空的立体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