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国际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华理举行

23.11.2016  20:37

    11月19日至20日,在我校举办的“一带一路”与国际发展国际学术会议上,来自中国、英国、荷兰、印度、孟加拉国等6个国家的80余位学者围绕历史的视角、中印崛起对国际发展的启示、“一带一路”下的全球治理机制、“一带一路”下的内部迁移与跨国迁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比较研究等多个议题进行学术研讨。大会由我校社会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主持。

    会上,何雪松在致辞中表示,在国际局势纷杂变化的当今世界,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是要重新塑造关于全球世界的叙事,国内社会学科的学者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我校“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徐永祥教授从印度、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讲起,认为“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的对外发展的战略,更具有世界的意义,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社会的包容性进步提供了新的图景。

    会议共有17个大会报告,分为“‘一带一路’的关键议题”和“发展中的中国与世界”两个单元。在“‘一带一路’的关键议题”单元,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海牙社会科学国际研究院Ashwani Saith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核心是促进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合作网络。我校青年学者黄锐、彭德雷、潘春阳博士讨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面临的问题、中国企业面临的法律环境问题、以及中国企业投资对“一带一路”国家制度环境的影响。在“发展中的中国与世界”单元,中山大学王宁教授讨论了中国城市吸引高科技人才的政策的变迁;上海大学张文宏教授讨论中国不同地区的社会流动;英国伦敦大学的Peter Kingstone教授对拉丁美洲多来年经济繁荣的“真实性”进行了反思。

    随后,在“中印比较”专题中,我校黄玉琴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常姝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刘静博士对中印女性发展和文化变迁进行了分析。我校陈玮博士对大国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比较。

    我校曹锦清教授在大会总结报告中分享了“一带一路”战略给他带来的4点联想,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希望通过艰难的、有成效的现代化努力,恢复到中国曾经在世界的地位。同时,他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对美国战略的回应,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新型的世界合作体系。他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急切地要求中国学术研究立场和视野的转型。

    据悉,我校“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高度重视国际发展研究,在徐永祥和曹锦清的带领下,成立了“中印比较研究中心”,组建了十余人的研究团队,与印度农村发展国家研究院和印度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2014年以来,举办了4场大型国际发展研讨会,与国外十余家高校和社会组织建立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