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扬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2.07.2014  02:15

一季度,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创新引领,全市经济延续了2013年“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速,经济运行过程中亮点较多,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因素不断积累。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4.68亿元,可比价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31.1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417.45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296.13亿元,增长11.2%。

一、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农业生产态势平稳。一季度,全市夏粮种植面积为289.2万亩,比上年增加2.1万亩,增长0.7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81.1万亩,同比增加2万亩,增长0.72%。生猪出栏42.53万头,增长1%;家禽出栏1111.5万只,下降3.8%。水产业养殖面积比上年扩大0.6万亩,高效设施渔业面积比上年增加5万多亩。农业现价总产值58.87亿元,同比增长6.8%,现价增加值31.09亿元,可比价增长2.9%。

2、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一季度,全市2748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314.73亿元,增长13.8%;增加值增长12.4%,在全省位居第5位。工业用电量33.37亿千瓦时,增长13.8%,为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工业开票销售989亿元,增长18.1%。八成以上行业实现增长。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85.7%。其中,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7个行业产值增幅超过20%。企业家信心强势反弹,一季度,全市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8.51,比上季度上升7.02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4.98,比上季度上升4.37点,均处于较为景气区间,企业家对后期走势总体看好。

3、投资建设稳步推进。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完成投资622.8亿元,增长20%,高于省均2.5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543.8亿元,增长19.5%;房地产开发投资79.0亿元,增长23.7%。三次产业投资稳步增长。一产投资4.7亿元,增长5%;二产投资369.4亿元,增长19.8%,其中技改投资225.1亿元,增长31.2%;三产投资248.7亿元,增长26.2%。新开工项目推进势头良好。投资在建项目1042个,同比增加112个,亿元项目427个,同比增加19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08个,同比增加14个;亿元新开工项目227个,同比增加101个。重大项目投资稳步推进。一季度,我市265个重大投资项目累计投资、本年完成投资分别为1215.3亿元、227.6亿元,分别增长39.4%、45.7%。

4、消费品市场企稳。受宏观经济影响,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随着政策性因素对消费市场的抑制作用逐渐减退,居民消费成为主导因素,平稳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消费需求更为理性。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81亿元,增长11.7%。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0.63亿元,增长10.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4.24亿元,增长19.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57亿元,增长10.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38亿元,下降0.9%。日用品等类商品常态增长,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分类零售额分析,有13大类商品零售额增长。大众餐饮业增长稳健,限上餐饮业首次实现正增长。高端住餐企业降幅收窄,列统的13家四星级以上饭店营业额降幅由去年一季度的-14.9%收窄至今年的-3.6%。

5、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2.98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位列全省第1。其中税收收入57.34亿元,增长21.6%,占公共财政收入的78.6%,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金融存贷款稳步增加,增速有所回落。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234.74亿元,增长9.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166.67亿元,增长10.7%;贷款余额2428.99亿元,增长13%。

6、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一季度扬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09元,增长9.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3元,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60元,增长10.6%。

7、物价涨幅保持稳定。一季度,物价总水平同比上涨2.0%。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六涨二跌”。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涨幅最高,上涨4.6%;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涨幅在2.0%-4.0%之间,分别上涨3.5%、2.9%、3.0%;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涨幅在2.0%以内,分别上涨1.7%、1.5%;烟酒、交通和通信同比分别下降3.3%、0.8%。

二、全市经济运行特点

1、各项指标争先进位,综合排名明显提升。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省排名第2位,分别比去年同期、全年提高7位、2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8%,全省排名第1位,分别比去年同期、全年提高3位、6位,这两项指标均创近几年来新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5位,工业用电、工业开票销售增速均居全省第4位,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提升。

2、主要指标平稳增长,协调发展明显提升。一季度主要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高于省均。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开票销售增长1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8%;贷款增长13%。

3、先行指标持续增长,支撑性明显提升。一季度工业用电增长13.8%,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项目投资增长19.5%,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7.2%,同比提高26.8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8.3%,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

4、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均衡发展明显提升。从工业指标看,2013年受上海大众和秦邮特钢拉动影响,工业各项指标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剔除这2家企业,工业经济各项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列统的35个工业行业中有30个产值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工业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从税收指标看,去年税收结构以房地产、金融税收为主体拉动,今年明显调优,各行业的税收实现均衡增长。增值税、营业税增幅明显加快,高于税收增幅,分别增长28%、31.5%。从区域发展看,除拥有上海大众和秦邮特钢的仪征、高邮仍保持较快增长外,市区经济整体向好,开发区、邗江等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5、重点产业加快发展,龙头效应明显提升。汽车产业维持高位运行,上海大众1-3月实现销售78.51亿元,同比增长71.7%。造船行业产能逐渐恢复,在手订单不断增加。光伏行业有企稳回升迹象,订单有所增加,产品价格稳定回升,晶澳、协鑫满负荷生产。机械装备产业平稳运行,机床行业三大龙头企业扬力集团、扬州锻压、江苏金方圆销售收入增长20.7%。化工行业稳定增长,实友、瑞祥等企业均保持稳定增长,开票销售分别增长40.5%、18.9%。

三、当前需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1、经济持续向好基础有待巩固

一季度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开局,既有去年基数较低的因素,又有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的拉动作用。随着同期基数的逐步抬升,翘尾因素的逐渐减退以及宏观形势的变化,部分高增长指标将会逐渐回落,趋于正常,这会对我市今后主要经济指标走势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全市上下应加大对在建项目的协调推进力度,加快在手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尽快形成增量贡献。加大对市场前景好、生产能力小的企业产能扩张力度,加大对因要素受限而影响生产经营的企业供给力度,确保企业生产潜能释放。

2、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有待加强

从投资看,企业投资意愿减弱,一季度企业申报抵扣固定资产税额同比下降21.6%,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意愿不强。新增重大项目压力加大,一季度新开工工业重大项目落后序时7个百分点,20亿、50亿重特大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因此要深入贯彻市委“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年”的各项举措,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全市改革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加大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力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争取尽快投产,形成新的增长点。要加大新项目的储备积累,为经济增长提供后劲。要善于捕捉国家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等政策的新信号、新消息,向上积极争取项目、政策、资金。要围绕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200强企业加大招商力度。

从消费看,传统消费热点陆续进入平稳期,新的热点尚未形成,消费品市场缺少新的消费强劲增长点,百货、超市等传统零售业增长缓慢,中高端餐饮尤其是四星级以上饭店、宾馆营业额下滑明显。我市消费率只有40%左右,低于全省2个百分点,消费需求作为我市在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主导力量没有得以显现。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出台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挥商业功能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稳定和促进消费增长。鼓励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由传统零售商向电子商务、网上零售、信息消费等应用企业转变,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消费模式。

从出口看,出现负增长。经济外向度不高。外贸依存度只有18%,低于全省27个百分点,企业竞争力不强。一季度外贸出口17.52亿美元,下降6%,居全省第11位。全市规上企业出口交货值下降1.5%。要把扩大出口放在重要位置,全力促进外贸稳定。更加注重开拓海内外新兴市场、培育自主品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扩大境外投资,不断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企业运营看,企业运行成本上升特别是人力资源上升,融资困难,工业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双下降,企业附加值降低,利润空间更加狭小,生产经营的动力减弱。要以落实“2号文件”为抓手,强化企业服务,继续整合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全力保障要素供给,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电力、用工等要素矛盾,努力使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吃饱开足、满负荷运行。

3、房地产销售下滑引起重视。自2013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销售略有放缓的迹象,今年3月份达到一个转折点,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1%,比上个月下降21.3个百分点。再加上受到2013年增长较快,基数较高的影响,今后几个月将继续延续下降态势。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出现趋缓迹象,各商业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基本取消甚至出现上浮,部分商业银行对于二手房交易贷款停放。由于房地产行业产业链较长,财税贡献度高,对建材、家电等行业影响较大,因此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加强舆论引导,在坚持“双向调控”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刚需性住房、改善性住房的金融和税收支持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