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聚焦】街道经费要足额保障
“举措对胃口,听了很过瘾”。这个冬日暖阳下的双休日,许多基层干部仍沉浸在“一号课题”成果的兴奋之中。“基层干部前行的天空更亮了、道路更宽阔了、成长的环境也更适宜了。”昨天,一名轮到值班的街镇干部还特意跑到街面上转了一圈。“明年在文件指导下开展工作,定能有一番新面貌。”
上周末,本市召开“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市领导对市委一号课题形成的“1+6”文件要点和相关政策措施作了说明。许多人通过现场听会或收看视频直播,反响强烈。
精神振奋之余,许多基层干部也表示,社会治理的新局面不是文件写出来的,不是口号喊出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脚踏实地创出新绩。在落实创新举措上,有了更多支撑的基层干部更是义不容辞。
转职能,要有心底里的认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工作重心、原来的职能,今时今日变成了需要放弃的一项工作。从取消招商引资到加强管理和服务,就是适应当下、立足长远的一项举措。许多基层干部有此共识。
嘉定区委书记马春雷说,加强基层治理,关键在于让“看得见的矛盾问题管得了,碰得见的百姓群众服务得好”。这就要定好职能、配好资源,要把涉及城市日常运行的各类执法、服务、队伍资源沉到街镇、村居,才能推动提升街镇建设。
明确街道明年取消招商引资,“没有例外”。让许多街道负责人都松了口气。以前招商引资,街道里要花很多精力。“一年里1/3时间花在这上面,还有考核、有指标,指挥棒在那里嘛,只能跟着走。”一名街道干部坦言,明确大家都“拼服务”、“拼环境”,“这样反倒好,一门心思都给老百姓打工。”
“转变职能,基层干部需要打心底里的认同。”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徐静说,真正实现资源下沉,权力下放,街道、党工委的职能、定位得到进一步完善,基层就能更好地致力于公共服务,把落脚点放在回应群众诉求上。
此前,一些街镇工作人员担心街道招商引资取消后,工作更重而待遇可能降低。会上明确了“明年各区县要建立街道财力保障新机制,停止招商后,街道所需工作经费,区政府要足额保障”,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一些原来担负招商引资功能的街道镇也在主动适应转型。张江镇党委书记沈健表示,作为全市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改革试点单位,张江镇将探索取消和弱化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职能,下一步重点要做实社会管理,做强社区服务,做好民生实事。
强基层,让人干劲十足
街镇干部被赋权后,今后在网格化管理中,派单调度、协调指挥更有“底气”了。
“我们以前碰到的情况是,涉及一个部门的事好办,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就难解决。”斜土街道副主任黄根选说,这次“一号课题”新举措给了街镇在城市综合管理中的协调指挥权、考核评价监督权等,解决矛盾纠纷的流程就逐渐顺畅了。
奉贤区南桥镇正阳第一社区居委会书记王英听到“优化大居治理”的举措,十分欣慰地说,今后开展工作终于不用再“剃头挑子一头热”了:“以前事情千头万绪,工作压力很大,‘责任无限、资源有限’,是对我们的真实写照。今后,更多资源将落到基层,各方面协调配合更顺畅,我们为群众提供的服务和管理也将更精准有效。”
“理顺机制体制之后,就能让基层干部多做好事、少做‘坏人’了。”平凉街道隆仁居委书记陈莉萍说,各个部门单位职责清楚、分工明确,社区就有空间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容,更好地建设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
在居民区层面,不少“小巷总理”更是欢欣鼓舞。闵行区古美街道平南三居委主任、“80后”专业社工陈晟说,出台社工薪酬和编制保障制度、职业序列制度,让人对这份工作前景有了信心。“当听到保障居委会经费、居委会成员可兼任业委会成员、更多资源将会倾向于基层,我对于今后社区工作有了更大期许,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还有一名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说,听到“书记连续两任,可以享受事业编制,人退编留,退休聘用同工同酬”等许多关于基层干部待遇的内容,“让大家觉得工作有盼头,更有干劲了。”
闸北区临汾路街道闻喜路555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金涛说,这次通过制度创新提升了基层岗位的核心竞争力,改变了基层岗位关注度冷热不均甚至无人问津的状况,让基层岗位也能吸引有能力的年轻人。
重落实,加大创新力度
街镇职能转到管理和服务后,具体如何操作?社区共治如何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怎么细化方案,许多人从此次“一号课题”电视电话会议敏锐地嗅到了改革创新的方向,并表示要吃透精神,重在贯彻落实。
社区是公民生活的一定空间和社会生活共同体。这次“社区”与街道行政层级“脱钩”,让不少研究基层社区的专家,感到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实践表明,社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街道、居民区或者两者的中介层面加以建设培育,不需要简单与行政层级对应。这一认识的深化,以及社区(街道)党工委更名为街道党工委,新建社区党委的举措,为社区共治提供了党建引领和支撑。
闸北区委书记翁祖亮说,将于近期的区委全会上深入研究闸北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紧扣市委“1+6”文件精神,围绕街镇职能转变,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细化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闸北实际加大创新力度,重点构建和完善“3310”社会治理体系,即搭建区域化党建、网格化联动、社会化共治等“三个平台”,推进班长工程、基石工程、向心工程等“十大工程”,提升基层能力。
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建在社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也为不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所关注。居民区书记们说,市委进一步要求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建引领,牢牢用一根总线串联起居民区的“四驾马车”,凝聚社区各方力量,创新社区自治、统筹社区共治,在大势之下学会借力、发力,团结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建设中。
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也为不少基层干部津津乐道。奉贤区金汇镇乐善村主任富永强说,“法治化”的社会治理在村务管理、村级制度建设等方面非常必要,尤其是基层民主建设。“村里的事,应该让村民自己说了算。我们探索成立村民议事会,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村务管理决策的‘参与者’,让村民切实当家做主。”
“将牢牢把握‘社会治理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的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市民政局领导表示,将抓好分类指导、相关政策衔接等工作。比如,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明年居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结合起来考虑,将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与原有工作待遇衔接起来实施;理清居村协助行政事务清单和印章使用范围清单,全面建立电子台账,建立事务下沉居村把关机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