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聚焦】如何让社区干部留住干长?

29.12.2014  22:32
    “一号课题”的亮点之一,就是明确强调“社区工作者”的概念,并首提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制度体系,以及与岗位等级和绩效考核相衔接的薪酬体系。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关键要靠一支坚强有力的基层社区工作者队伍。可是,社区的现状往往是“能干的留不住、年轻的干不长”,社区干部“青黄不接”的现状如何来破解?

    

    此次“一号课题”的亮点之一,就是明确强调“社区工作者”的概念,并首提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制度体系,以及与岗位等级和绩效考核相衔接的薪酬体系。

    

    这一切的改革都紧紧围绕“”来展开,因为,社区治理的核心是人。

    

    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

    

    问:“一号课题”首次对“社区工作者”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如何理解?

    

    答:社区工作者是指在本市居民区和街道乡镇中心公共事务岗位直接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由街道乡镇承担全部经费保障和统一管理使用的就业年龄段全日制工作人员。(公务员、事业编制除外)

    

    社区工作者目前主要由就业年龄段居民区全日制工作人员,街道乡镇中心聘用人员,街道乡镇聘用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及其他经区县党委、政府批准纳入的人员构成。对与条线部门社工,在梳理整合并与条线部门脱离直接管理关系,转由街道、乡镇统一管理使用后,可逐步纳入。

    

    问:“一号课题”提出,根据岗位特点、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序、相关专业水平等综合因素,建立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并合理设定薪酬标准,建立与岗位等级和绩效考核相衔接的薪酬体系,这出释放出什么信号?

    

    答: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是这次文件中的一大亮点。目前,社区内工作队伍种类过多、归属各异、人员庞杂,缺乏规范,既不符合社区管理中日益凸显的专业化要求,也不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同时也不利于解决骨干力量待遇偏低的问题。为此,要突出骨干力量,积极实施制度创新。

    

    此次改革以“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为方向,探索构建以薪酬体系为核心,包括选任招聘、岗位设置、培训考核、职业发展等要素在内的社区工作者管理体制。在岗位职级设置上,可适当交叉重叠;在待遇方面,按照“人均收入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合理确定社区工作者薪酬标准,并根据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兼顾各地区经济发展、财力水平差异、各区县可在"高于社平"的前提下在一定区间内确定本地区社区工作者具体薪酬标准。

    

    与之相应地,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鼓励和引导社区工作者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总而言之,就是要建设好社区工作者队伍这个蓄水池,为基层工作的同志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使基层服务和管理工作,成为既受人尊重,也能吸引人、留住人的职业。


班长工程如何夯实

    

    问:一个基层党组织,书记强,组织的战斗力就强;一个居民区,基层组织强,这个社区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一号课题”对居民区工作队伍作出了哪些规定?

    

    答: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而目前状况是,基层社区队伍不强,尤其是居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军人物,队伍建设较为滞后,普遍存在来源渠道较少、结构不尽合理、总体能力偏弱、年龄老化严重、后继乏人等问题。

    

    一号课题对班长工程建设有突出强调。与一般社区工作者建设体系分开,建立了专门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管理制度。其中,要坚持面向基层、内育外引,通过基层选拔、社会招聘、组织委派、退休聘用等多种渠道遴选出人选,经过规定程序担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形成以就业年龄段为主、老中青梯次配备合理的队伍结构。

    

    就业年龄段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事业岗位、事业待遇,其中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群众拥护的,经过规定程序可使用事业编制,在岗退休的享受事业编制退休待遇;中途离开书记岗位的,人走编留。

    

    问:一号课题对村干部队伍有什么规定?

    

    答:此次“1+6”文件将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体制内”管理,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并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以此构建村党组织书记职业发展“立交桥”。

    

    比如,拓展选人视野,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公推直选、组织委派、社会招聘等途径,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面向村党组织书记等优秀村干部,加大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落实“三支一扶”计划,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鼓励本地农村人才回乡创业。

    

    居村委会怎么减负增能

    

    问:居村委会需要承担一定的行政事务,这对于自治组织有效发挥作用是有利的,但是,承担过多的行政事务,既容易使自治组织变成行政的尾巴,又导致用于居村民自治、服务群众的时间精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基层社区治理中管理服务职能的加强,需要更充足的财力予以保障。所以,一号课题提出,要减负增能。怎么减,怎么增?

    

    答:减负怎么减?对居委会来说,重点就是要建立一张清单、一本台账、一个准入机制。其中,一张清单即居委会依法协助行政事务清单,一本台账即居村委会电子台账建设,一个准入机制即居村工作事项准入机制。此外,还要制定居委会印章使用范围清单。调研组发现,在民政局的墙上挂着122个用途的印章。比如证明人户分离人员的婚育状况、证明未婚状况,结婚证丢失要开具婚姻关系证明,频繁离结婚人员婚育状况证明等等,这些印章用途的使用让居委会干部叫苦不迭。

    

    增能怎么增,一号课题提出,要给予居委会、村委会必要的财力保障,让他们有钱办事、有场所办事。其中,在居委会建立两项经费保障,一是工作经费,居委会工作经费每年不少于10万元。二是落实居民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

    

    同时,在村级组织建立起“两项保障机制”,一项是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一项是探索建立村干部分类分级工作报酬制度。

    

    更名背后的“社区”重塑

    

    问:此次“一号课题”明确提出,原社区(街道)党工委更名为街道党工委,出于怎样的考虑?

    

    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的内涵不断充实与丰富。作为公民生活的一定空间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可以是街道,可以是居民区,或介于两者之间的层面,或更宏大、或更微观,这就决定了如果简单与某一行政层面对应,反而会在实际运作中受到约束。此次将社区(街道)党工委更名为街道党工委,一方面使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委派出机关的性质更明确,另一方面也使社区的理念更为准确和科学。

    

    问:新建“社区党委”,撤销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委,架构变动的背后,体现了怎样的思路?

    

    答:此前,基层反映,现行体制下,社区(街道)党工委及下设的行政组织党组、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委中,“三条线”党组织职责边界不够清晰。随着街道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转变,引领凝聚、统筹协调方方面面的要求更为迫切。尤其是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委各自所涵盖的范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质也越加明显。但在现实操作中,却因为边界不清,难以形成有效整合,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与社区代表会议及其常设的社区委员会等载体,相互融合不够。实际工作中存在基层社区“一头热”、驻区单位和相关社会力量“一头冷”的现象。

    

    新建“社区党委”,负责区域化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居民区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和居民自治。同时加挂“社区委员会”牌子,作为社区共治平台,实现功能整合、工作融合,强化党建引领,促进社区共治。社区党委和社区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工作班子”,同步联动、加强融合,即把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做实,也为社区共治提供党建引领和支撑。